东南亚国家加快去美元化步伐

光明日报记者梁逸韬近期,“去美元化”和“本币结算”在东南亚地区成为热词。先是东盟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8月批准建立东盟范围内的本币交易框架,再是印度尼西亚9月宣布正式成立“本币交易国家特别工作组”。近日,马来西亚又提出“增加本币结算”的倡议,呼吁使用马来西亚法定货币林吉特进行贸易,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不难看出,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去美元化”正加快步伐。马来西亚积极推行本币结算10月10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国会下议院会议问答环节表示,马来西亚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将增加使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完全停止对美元的依赖将很困难,但马来西亚将更加积极地在贸易中扩大使用林吉特,与中国贸易的约28%以林吉特而不是美元结算”。目前,马来西亚正与数个国家讨论使用本币结算,已与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签署了协议,鼓励以本币进行更多贸易和投资。安瓦尔指出,马来西亚是年首批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之一,该协议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和林吉特用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并减少了美元在贸易活动中的使用。此次马来西亚加快“去美元化”步伐,正值其货币林吉特兑美元大幅贬值、汇率已接近历史低点之际。安瓦尔表示,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今年以来世界上大多数货币都经历了贬值,“如果所有交易都以美元进行,林吉特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外汇市场的波动,马来西亚央行会继续出台包括扩大本币结算在内的政策,以确保市场秩序,降低金融风险。东南亚“去美元化”趋势显著今年以来,东盟频繁在重要会议上提及加强本币结算,凸显“去美元化”决心。年初,东盟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集中讨论“减少交易过程中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依赖”的议题;3月,东盟宣布同意加强区域内本币使用,逐步减少在跨境贸易和投资领域对美元的依赖;5月,东盟十国在领导人峰会期间发表了关于推进区域支付互联互通和促进本币交易的集体宣言;8月,东盟批准了区域范围内的本币交易框架。正是美元带来的外汇风险愈演愈烈激发了东南亚地区使用本国货币交易的动力。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直言:“美元就是对所有人的诅咒。”自美联储于年年初开始加息以来,东南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一直受到美元走强的打击。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东南亚超过80%的出口贸易都以美元计价,美元货币政策的任何转变,都会引起东南亚经济强烈波动。因此,东盟国家希望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以保障经济稳定,减少西方高通胀等问题的溢出效应对地区造成冲击。印尼总统佐科公开表示:“应减少对外国支付系统的依赖,更多使用印尼国内银行信用卡,以免交易受到地缘政治影响。”全球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蔡伟华分析,近年来,美元的强势走高直接导致本地货币的疲软和下跌,美联储持续采取紧缩政策,也意味着美元预计将持续保持强劲,这可能对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不利,因为这些国家是食品和能源的净进口国。如能更广泛地使用本地货币交易,可以帮助东盟国家减少外汇风险。分散风险是“去美元化”的主要动机长期以来,美元一直被视为全球储备货币,许多国家将美元用于外汇储备和国际贸易。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和其他地缘政治事件已经揭示了过度依赖美元的弊端。一旦美国经济或美元价值出现波动,其他国家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警告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可能会促进多极化,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应再被视为“理所当然”。因此,为了降低自身经济风险,许多国家开始逐步“去美元化”。俄罗斯要求美国等对俄不友好国家从俄进口天然气时使用卢布,印度同意在与马来西亚的贸易中可以使用印度卢比结算,阿根廷在对华贸易中弃用美元而使用人民币结算,巴西与中国就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签署了协议……同时,全球各国央行也加大了购买黄金储备的力度,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截至年年末,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年的71%降至58.36%,处于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算上黄金,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下降的同时,人民币的比重却在不断提高。相关报告指出,人民币为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名第三。“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傲慢言辞数十年来不断被验证。美元所带来的风险正驱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加强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去美元化”正成为全球大势所趋。(光明日报马尼拉10月30日电)《光明日报》(年10月31日16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2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