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体外汇储备持续减少,印度减速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7日报道,在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余额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在美元急剧升值和资源价格暴涨的背景下,货币当局为遏制本币贬值不得不抛售外储购入本币。虽然很多国家吸取了以往货币危机的教训,倾向于手握充足的外汇储备,但当亚洲货币遭遇更大的下行压力时,可能会刺激他们继续抛售外储,由此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外汇储备是指为支付外债或干预汇率而由政府和央行储备的外汇资产。一般认为,外储规模越大,这个国家偿还外债的能力也就越强。尤其是对那些信用不高的新兴国家来说,丰沛的外汇储备对于其保卫本国货币至关重要。
但是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开始减少。如果对比去年底和最近的情况就会发现,亚洲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十位的经济体中(不含日本),外汇储备均有所减少,合计共减少5%,相当于亿美元。
其中印度外储减少的速度尤其快。据该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截至5月27日,印度外汇储备余额为亿美元,与年底的亿美元相比下降了5%。年9月,印度外储在创下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开始减少,今年2月以来降速不断加快。
今年以来印度卢比持续贬值,5月更是创下1美元兑78卢比的历史新低。这不仅有美联储加息推高美元汇率的影响,资源价格飙升也产生了叠加效应,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在年第四季度录得亿美元的十年来新高。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可能导致卢比进一步贬值,按照SMBC日兴证券新兴国家高级分析师平山广太的话说,印度当局很可能从3月就开始通过抛售外汇储备购入卢比干预汇率。
在本币贬值、外储规模缩水的国家中很多都是大量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4月底时,能源自给率仅有两成的韩国的外汇储备余额降至亿美元,与去年底相比减少了3%。韩元对美元汇率也比去年底下降了5%,韩国央行事实上已经承认“为缓解汇率市场的剧烈波动”干预了汇率。此外,印尼和泰国本币也在不断贬值,外汇储备减少了6%到7%。
即便大幅减持外储,想要遏制本币贬值的步伐也并非易事。越南国家银行5月12日宣布,将抛售越南盾购入美元的干预汇率从1美元兑换50越南盾降至越南盾。在亚洲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越南没能阻止住越南盾对美元的持续贬值,想要维持以往的干预汇率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港币从4月中旬开始一直徘徊在1美元兑换7.85港元的下限。在美元汇率走强之外,港币面临的抛售压力上升,货币当局不得不介入。香港的外汇储备已经比去年底减少了6%,按照一位日本外汇从业者的说法,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数年,固定汇率制也可能迎来终结。
根据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计算,印度和韩国的外汇储备均达到(或超过)了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框架的合意外汇储备规模(ARA)的%到%,其中印度为%,韩国为%。由于从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中吸取了教训,同外储与ARA之比仅为44%的土耳其和42%的阿根廷相比,这些国家的外储依然充足。
但是即便如此,只要美元继续快速走强,资源价格高企看不到任何缓解的迹象,亚洲的货币未来仍然可能被大量抛售。虽然眼下还不到警惕爆发通胀危机的阶段,但可能有必要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