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购买力,印度GDP高达1133万亿美
来源:南生今世说
年全年,印度经济实际增速下滑至5.3%,与前几年动辄超过7%的增速相比,这下滑幅度着实不小。其原因主要是印度的制造业转型较慢,其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经过了前几年的较高增长后,现在出现了“后继无力现象”。
而且从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贸易疲软这使得印度的出口也受到影响,使得相关的制造业订单减少。此外,投资下滑、居民消费下滑等诸多因素也使得印度经济增速不及往年。对此,印度当局已经采取了多项刺激方案,后果如何就有待观察了。
数据显示,年全年印度全社会完成的名义GDP为.81万亿卢比。如果按照年印度卢比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即约70.41印度卢比兑换1美元,那印度的GDP就约为2.85万亿美元,全球排第五名。
按购买力计算印度GDP呢?
年印度的GDP为.81万亿卢比,将其兑换成美元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刚才采用的——按照年度平均汇率来转换。另外一种则是按照两种或多种货币之间的购买力转换,这就是“购买力平价体系”。
其原理大意是:将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商品作为一个整体,称之为“一篮子商品”,并依据各国的情况,给予各种商品不同的权重。比如中国人更喜欢吃大米,美国人更喜欢面包。那在中国,这“一篮子商品”种大米的权重就需要提升。
那在美国,“一篮子商品”中面包的权重就比大米高很多。如果印度人喜欢咖喱,那会给这“一篮子商品”中咖喱的增加权重。然后将这“一篮子商品”放在各国,对比所需的购买金额。
假如这“一篮子商品”在印度需要万卢布,在美国需要10万美元,那在购买力体系下,印度卢比与美元的转换比例是:30比1——汇率体系下,约为70.41比1。这意味着按购买力,那印度的GDP则会大幅提升。
上面只是一个例子,具体是多少,我们不妨看看国家货币基金组织是测算——按照IMF的估算,按购买力,年的度GDP上升至11.33万亿美元,是其汇率法计算的GDP(2.85万亿美元)的3.倍。
咱们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则提升至27.31万亿美元,接近汇率法(14.36万亿美元)的2倍,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由于都是以美元做参考,所以美国的GDP保持不变,仍是21.43万亿美元。
按购买力,日本的GDP上涨至5.75万亿美元,已经低于印度,下滑至全球第四名了。当然了,由于中国与印度的人口庞大,按人均计算,仍远低于美国、日本。数据显示,按购买力中国人均接近2万美元。
印度人均则提升至近美元(汇率法只是刚刚超过美元),但美国的人均高达6.5万美元,日本人均也超过4.5万美元。与中国、印度相比,即便按购买力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地位也未发生改变。本文由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