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特写谁还敢去投资印度宣布充公1万亿敌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付费栏目《见闻主编精选》。
本周印度宣布修改《敌国财产法案》,扩大印度可以没收的“敌国”财产范围,预计将为政府带来额外1万亿卢比的收入,其中中国人资产赫然在列。详见人民网报道。
《敌国财产法案》实际上是战时产物,但此后每年印度都会在该法案的“掩护”下充公很多财产,自该法案实施至今共约充公了约10万亿卢比(约合1万亿人民币)。
但近年来通过该法案充公的财产数量大幅增长,此次修改法案更是扩大了可充公财产的范围。
印度这是穷疯了么?
修改后法案里留下了怎样的“后门”,可以让“敌国”在印度的投资和资产血本无归?
法案的来历
该法案的“雏形”实际上来自于二战,当时印度尚未独立,但印度的宗主国英国与其他同盟国达成协议,对德、意、日“轴心国”在同盟国国内和殖民地内的财产予以冻结或没收。
在该法案在年正式出现前,印度已经两度在“战时”实践了法案“核心思想”:一次是克什米尔战争,印度没收了“逃亡”巴基斯坦本国公民的境内财产;第二次是年中印边界冲突,将在印中国公司和中国公民的财产全部没收。
随后,印度在年正式将这种做法进行立法,出台了《敌国财产法案》,核心内容是搜查在印境内的中国与巴基斯坦公民与公司财产。关于该法案更详细的历史,请详见环球时报报道。
自法案正式实施起,印度每年都有所斩获,甚至可以说缺钱了就通过这种方式去“搞点”。
印度穷疯了?
但近年来印度有点变本加厉的趋势。
图:通过敌国财产法案没收财产数量快速上升
虽然全球都在高唱印度崛起,但印度直到今天还是一个逆差国家,而且财政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图:印度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
财政年度,印度比原预算超支了亿卢比,四年以来首次“打破了”预算目标。(印度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削减赤字,今年的赤字目标是3.2%,但最后却扩大成了3.5%)
消息一出,印度债券市场和股市都出现了消极反应。这不单单是因为印度的世纪税改仿佛并没有体现出任何效果,而且拿MakeinIndia做为目标的印度仿佛也并没有什么起色。战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不靠贸易盈余崛起。
图:印度贸易赤字年一整年都在不断扩大
所以修订敌国财产法案,确实是有点穷疯了味道,毕竟1万亿卢比弥补财政额外亏空还是绰绰有余的。
法案修改的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看,此次敌国财产法案的修订,意在进一步扩大可收缴财产的范围。
虽然对敌国定义的范围仍没有变化:仍是巴基斯坦和中国,但具体的执行范围有所扩大。
此前收缴的是战时“纯种”巴基斯坦和中国人在印的资产,修订法案后进一步扩大至“战后移民”到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纯种”印度人的资产,以及这些已经移民的印度人已经传给在印度的后代的资产,及其在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后代,继承的在印度的资产。
扩大范围后的增量包括处已移民到巴基斯坦的印度人留下的资产,处已移居到中国的印度人留下的资产,这些资产中很多已经被其在印度的后裔继承,但仍将会被没收,拍卖后上缴国库。
所谓的资产不仅仅包括房产工厂等不动产,其涵盖了所有的资产类别,包括但不限于珠宝、有价证券、银行保险箱内的物品,当然还包括所有在印度银行的存款,总之就是“三光一分不剩”。法案修改后预计“新增”可追缴敌国财产为1万亿卢比,约合亿人民币。
虽然此次修订法案表面上仍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但修订后的法案加入了针对战后移民的“纯种”印度人和其仍在印度的后裔的条款,显然与印度宪法相违背。法案审议时实际上在印度上院被卡,被认为有违宪倾向,但最后仍被通过,表明印度在穆迪的领导下,英国人留下的跛脚制衡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名存实亡,穆迪不跟“任何人打招呼”的闪电税改和废钞行动本身也是“先兆”。
同时,此次修订还为日后更大规模的“抄家”留下了后门,新法案特别明确:
敌国资产指任何属于或被他人代持或代为管理的所有资产,不管是由敌方直接管理的,还是由敌方在我国代理人间接管理的,还是由敌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都算作敌国资产。
也就是说任何国家目前在印度的任何资产,只要被认定为敌国,理论上随时可以按新法案进行查封和没收。
而中国自50年前法案创立之日起就一直是敌国身份。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自本世纪起印度接受的海外直接投资(FDI)数量开始狂飙突进,但直到年的前17年,中国累计的对印FDI却仅为区区16亿美元。(印度官方公布数字)
图:自本世纪其印度FDI狂飙突进
虽然宣布了很多中国公司计划大举投资印度的“计划”(详见新华网报道),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印之间的经济关系仍然以贸易为主,而不是投资为主导。
图:印度与前20大贸易伙伴的贸易情况
中国实际上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在很多方面印度需要中国很多,但中国却不怎么需要印度。
对印度而言,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欢迎中国对印度的投资,将贸易逆差转换成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就业。但此时对《敌国财产法案》进行修订,里面扔包括中国,实为发出了非常不理性的信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