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的印度圣女社会底层的工具人,老实
圣女,听到这个词,你的第一感觉是高贵?不染烟火?冰清玉洁?可望不可即?能与神灵对话?备受尊重和爱戴?但是与今天要讲的和圣女全都无关。
冰清玉洁的圣女和卑贱如尘土的娼妓,本是两种毫不相干的职业,却神奇地在印度合为一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种习俗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印度是一个奇葩的国家,不仅有奇葩的牛粪,奇葩的恒河水,还有奇葩的印度圣女。圣女,这个名字一出来,是不是大家都被吓住了,那“圣女”是什么呀,高高在上冰清玉洁,连走路都足不沾地的绝代美人,世上也的确存在这样的剩女,不过那是在尼泊尔,人家的圣女是活女神“库玛丽”,而印度的圣女却从来没有“库玛丽”那样崇高的待遇。
在圣女的背后,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庙妓”,顾名思义,这群所谓的“圣女女”,其实就是用来让庙里的大师享乐的,早在笈多王朝时就出了一本《爱经》,由于内容太过黄暴,在这儿就不过多介绍了啊,感兴趣自己可以去搜一搜。
一群大师在庙里青灯古佛,难免会感到空虚寂寞冷,急需几个红颜知己来抚慰心灵,于是圣女就应运而生了,我们先来说下在印度经典的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将人分为四个种姓:
1.垄断文化教育和农时季节的婆罗门
2.主宰军政和税收的刹帝利
3.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还得供养着上两个阶层的吠舍
4.只能当佣人和工匠的首陀罗
但是在这四个种姓之外,还有一个被印度人踢出去的群体,那就是贱民“达利特”,达利特人不配拥有土地,不能进入寺庙,甚至连走路的时候,连影子都不能落在别人身上,而印度所谓的圣女就是来自于这些被压迫的群体由于重心很低,没有社会地位,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工作,自然也就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所以一些贫困的家庭会把女儿献出来把她嫁给神灵。
就这样,女孩披着绿色砂砾,头上戴着黄花,在几个老圣女主持的仪式下,完成从凡人到“圣女”的转变,如果女孩年纪足够,那么女孩的父母就会立刻化身P条客,对女孩的肉体进行拍卖,而且还要分C女和非C女两个价格,因为在X侵事件频发的印度女孩很可能在此之前就遭到了侵害。
在第一晚被拍卖掉之后,圣女就彻底沦为了世人的玩物,寺院里的大师要是寂寞了,他们就得千里迢迢过去灭火,过来上香的香客要是看上了哪个,她们就算再不乐意,也得顺从这些人的心意,但这还不是最惨的,印度圣女虽然干着这样的勾当,但好歹啊,还有一个献身给神的名号。
可是呢,在他们年老色衰以后,这些喜新厌旧的大师会毫不留情地把他们开除出门,转身赋予那些新人圣女的名号,失去身上最后一层遮羞布,掩盖这些女性的生活,立刻就坠入了地狱。
首先,她们已经嫁给了神,所以理论上不能跟别人再有婚姻,就算真的有人不怕神的惩罚,也会因为他们过往的经历而耿耿于怀,其次,由于他们被献给寺庙时还很小,所以他们根本就是一群文盲,除了有个别人会跳舞以外,如何取悦男人就是他们得到的唯一教育,而且,由于他们经常出卖自己的身体,当地人早就把她们视为了污秽者,乡村和社区不允许他们踏入,普通人也不跟她们交流。
可以说,这群前圣女既失去了经济来源,又得忍受整个社会的歧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向下跌落,依旧进行出卖身体的活动,这些游魂一样的女人飘荡在红灯区,在纵横交错的公路旁,只需要卢比,折合人民币也就是30元就能得到一个人的肉体,频繁的X交易,低劣的卫生水平在给剩女们带来金钱的同时,也患上了严重的传染病。
在安德拉普拉德什地区,就有4.2万人从事圣女这个职业,而她们当中呢,有将近一半的人患有艾滋病,就这样,他们成为了传染病流转的交通站,这群无人关心也无人救助的女性,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诅咒了整个世界,就算逃过了疾病的魔爪,这群圣女也未必能过得多好,经常出卖肉体,也就意味着极有可能会怀上孩子而分娩。
特别是在这样差的条件下,对大人和胎儿来说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如果分娩失败,那么一切皆休,自然不会为身后事烦恼,如果顺利生下婴儿,剩女们还要为后代而操心,倘若生下的是女儿,那么自然呢,女承母业继续当出卖肉体的圣女,如果生下的是儿子,那么他也会被人瞧不起,只能做一些低贱的职业。
为了养活多出来的几张嘴,圣女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让全家人填饱肚子,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生活又再次向这些女人露出了獠牙,只要我们还是人类,那我们就会衰老,对不对?但衰老对于剩女而言,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致命打击啊,因为衰老,剩女们将没有顾客,没有顾客则意味着饥饿和死亡。
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这些老圣女就不得不开启另一个恶性循环,把那些原本是好人家的女孩转变成肮脏不堪的圣女,并且还要为后辈谋划出册搭桥成为老鸨一样的人物,但老鸨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她们当中一部分成功了,可是更多的人却没有那个运气,只能一步步沦为白发苍苍的乞丐,最终凄凉的死去,印度这群命运悲惨的女性,当然也引发了相当多人同情。
于是就有人向政府建议禁止这项陋习,那政府禁止了吗?人家政府早在年就禁止了,可是有用吗?根本就没有用,不管你怎么禁止,父母该卖女儿的还是卖,大师该收圣女的还是要收,政府又算个什么呢?其实在最初啊,圣女也的确跟我们想象的那样一种非常高贵纯洁的世界,在那个时代,成为剩女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儿,而且只有出身高种姓,自幼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女孩儿才能当剩女,让女儿成为圣女之后呢,家族会得到黄金,珠宝还有土地等一系列赏赐剩女,本人只需要精研音乐与舞蹈,努力侍奉神灵就行了,这时候的圣女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祭司,备受世人崇敬。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教的不断斗争与发展,剩余的地位也就逐渐跌落了,那些包括国王和祭司在内的权贵,对于包养和侵犯圣女这件事儿十分热衷,所以呢,高中生们就把自己的女儿藏了起来,肮脏的事儿让别人代劳就行了,但其他种姓也不是傻子呀,圣女这么荣耀的身份你不要了,反倒推给我们,里面肯定有蹊跷,于是也不敢这么一来二去,还愿意当圣女的种姓,就只剩下了达利特,圣女的种姓变成了达利特,那大师们糟蹋起来,那就更没有顾忌了,从圣女的堕落史中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印度文化从根子上就对女性非常不友好。
就算不当圣女,女性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从出生开始啊,女孩就要经历死亡的威胁,如果遇到重男轻女的家庭,那你很可能就会被抛弃或者杀死,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你还得防备恋童癖对你下手,好不容易长大了,父母就张罗嫁女儿,假如这个时候你打算做单身贵族的话,那么你就得承受周围人的排斥,在印度,老姑娘就相当于部级相乘,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
等找到如意郎君,谈婚论嫁了,你也不会受到彩礼,而且你和你的父母还得倒贴给新郎家一大笔钱,如果给得少了,还会被婆家和别人瞧不起,所以许多印度人嫁女儿是嫁得倾家荡产,甚至还有人因为借高利贷而自杀的,而女方予取予求的高额嫁妆也助长了男方的贪婪,除了不断向岳父母要钱之外,印度还衍生了另一这种现象是什么呢?“逃跑新郎”有些印度男人以结婚为由骗到女方大量财产,拍拍屁股就跑,到了国外,只留下女方在国内苦守寒窑18年,就算你过五关斩六将嫁到了婆家,那也并不意味着你就解脱了,相反,你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丈夫不仅会责骂他,还会把他往死里打,在他的饭菜里下毒,甚至把它直接推进灶里烧死,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丈夫想要更多的嫁妆,他每多娶一个女人,就会多一份丰厚收入,而这笔经济账一算是不是把老婆弄死更划算呢,印度男人的频繁杀气,甚至让社会上诞生了嫁妆谋杀这个词,而且更可怕的是,即便丈夫杀死妻子,女方家属也可能表示原谅,因为就在家里女儿死去的同时,他们可能正在谋杀嫁来的媳妇如果丈夫是个好人,跟他和和美美,长相厮守,那么也别忙着庆幸,因为他还得祈祷死在丈夫前面。
在印度一些保守的地区,要是不小心成了寡妇,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自杀殉葬,或者被村里人强行扔进火堆,要么就是给人当“水妻”成为“水妻”之后,唯一的任务不是陪丈夫睡觉,而是顶着滚烫的罐子走上几十里路,给家里打水,要是没打来足够的水,遭到打骂都还是轻的,更严重的是没有饭吃,或者被生气赶出家门,孤身一人的死在荒野上。
由此可见,印度文化对女性的压迫是系统性的,但圣女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贫穷,曾经有网上有人开玩笑说,印度只有1亿能算作人类,其他都是“牲口”。这话,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并不是完全错的,牛津大学曾做过一个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相当惊人了,全印度有4.4亿人活在绝对赤贫线以下,八个邦的贫困人口比非洲最穷的26个国家穷人还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什么善良、正义、公平全都是虚无缥缈的梦,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底层家庭嫁不起女儿,也没有余力去养它所以只能选择让女儿做生意。
这样,寺庙不仅会补偿他们一笔钱,女儿还可以留在家里,通过出卖身体来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碰到这种“”好事”,这些家庭怎么可能会不答应呢?所以,要拒绝印度圣女现象,光靠一纸禁令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根除圣女诞生的土壤,只有底层人民不再为活下去而发愁,“圣女”才能真正地成为圣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