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游泳的注意了你们可能去不了这个博物

馆长说:

“馆长没吓你,不会游泳的真去不了,可能就算你会游泳不会潜水也还是去不了,因为这是一座水下博物馆,并且是名副其实的水下博物馆,没有可以行走的观光通道,大部分到那里参观的游客都是潜水过去的。”

詹森·迪凯雷斯·泰勒于年出生于英国,曾在伦敦艺术学院学习雕塑。除了雕塑外,泰勒对潜水也很感兴趣,甚至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全职的潜水教练。每日在海洋中潜行、遨游,泰勒被大海的深沉与美丽所感动。而由于近年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泰勒萌发出了呼吁大众保护海洋的想法。

如何呼吁?以何种方式引起人们的注目?

泰勒选择了他所熟悉的、在学校里学习的雕塑,于是,一系列海底雕塑应运而生。年,在拉丁美洲的岛国格林纳达,泰勒开始建造世界上第一个水下雕塑公园。

年,作为设计总监,泰勒参与了墨西哥海洋公园发起的项目,于是在墨西哥著名旅游城市坎昆和穆赫雷斯岛之间的海域下,他又设计了一个名为MUSA(MuseoSubacuáticodeArte)的海底博物馆。

直到年,泰勒终于在欧洲有了大的举动。在他的主持设计下,欧洲第一家水下博物馆——大西洋博物馆(MuseoAtlantico)建成,并于年1月初在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的海岸正式开放。

大西洋博物馆位于水下14米,有余件雕塑分布在12个观赏处。泰勒希望大西洋博物馆的入口呈现出“异世界入口”的感觉,故而有人称这座博物馆是“失落的亚特兰蒂斯”。这些海底雕塑均运用了特殊的PH值为中性的环保材料,便于珊瑚的生长与增殖。

建造这么一座博物馆的初衷,是想画下艺术与自然之间对话的场面。那些雕塑,或独自漫步,或三五成群的小憩在人造礁石上,海底的鱼群会在这些雕塑上驻扎,这些互动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海洋有机燃料。另一方面,这些作品还对世界的自然资源所面临的威胁提出疑问,我们是不是太过将自然世界商品化了?

雕塑《兰佩杜萨岛的木筏》(TheRaftofLampedusa)的灵感来源于泰奥多尔·籍里柯的《梅杜莎之筏》,泰勒对作品进行了当代的阐释——13个难民坐在救生艇上,似乎飘摇在海中,等待救援。

这群坐在团坐在救生筏上一群人,正代表了当代人道主义危机。被抛弃的小皮艇,被放弃的人,联想到上面的难民,这两条平行线勾勒出了社会的困境和矛盾,一个对希望与绝望的反思。

这是一群“海底漫游者”雕塑,名为《越过卢比孔河》(CrossingtheRubicon)

大西洋博物馆的主题,是想打造一种历史性的表达手段,用抽象的人物雕塑,将过去与现在,政治与社会区分开来。整个博物馆争取做到只路过不打扰,不动”群众“们的一针一线,一鳞一卵……雕塑的建造会根据具体海洋生物属性而调节适应,所以尽管会在海底占一块儿地儿,但不会改变海底的生态环境。

大西洋博馆的设计理想是希望能流传百年,百年之后这些建筑依然能够保留当年的样貌。为了表达当代生活的分裂,艺术家安排了35座人型雕塑,沿着看不到尽头的海底大道向前走着。这些雕塑的原型就是居住在海岸附近的居民,也难怪会如此栩栩如生。

混凝土浇筑出一个个当代世界的缩影:绝望的难民、背着书包的人、正在拍照的人、一些又像人又像动物又像植物的东西……而沉在海底最奇妙的地方在于,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人类的作品,会慢慢被“海底居民们”接手,成为海洋生物们的殖民地。

拿着手机自拍的情侣雕塑《分离》(Disconnected)

泰勒的水下博物馆在近年引起了外媒、艺术爱好者甚至是潜水爱好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