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罗马帝国前三朝会出现军队干政现象柳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军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拱卫国家的重要作用,其首要要求就是忠于国家,所以为了防止军队对国家最高统治权有任何非分之想,很多帝国采取军政分离的政策,军队只负责军事,远离国家政治,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实行如此政策,军队将军与行省总督各司其职,而且军队受命于元老院。因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军队受限颇多,自主性不强,干预政治的可能性较小,一时间保证了罗马国家稳固和对外扩张的胜利。然而,罗马共和国晚期和罗马帝国时期,军队干预政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所受的限制也越来越少,一时间,军队干政蔚然成风,并在罗马帝国前三朝时期达到顶峰,表现为军队能决定皇帝的废立和国家的政治走向,传统意义上的皇权独尊受到践踏。在前三朝中,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的军队干政情况要少于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后两个王朝早期吸取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教训,对军队进行改革,建立皇帝权威和有法可依的皇位继承制度。一、罗马军队的干政源头1.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军队干政现象罗马帝国前三朝的干政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出现了军队干政现象,而且规模不小,甚至一些军队将领还获得了成功。苏拉在普遍意义上被认为是罗马共和国的首位独裁者,正如《世界史》所说:“苏拉旋即带兵向罗马进军,开创了罗马人进攻自己祖国的先例。”从苏拉开始,共和国的民主传统就深陷危机,军队在国内政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军队不仅成为统帅对外征服的工具,也成为其对内征服的帮手。公元前88年,苏拉依靠军队进攻罗马,这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是不可想象的,罗马是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口中的“上帝之城”,是永远不会衰落的城市,苏拉此举显然用力扯开了神学家苦心覆盖在罗马身上的神秘面纱,使进攻罗马成为可能。沿袭苏拉的是凯撒,凯撒也走上了“进攻自己祖国”的道路,在前三头同盟的斗争中,凯撒论权势不如屡建军功的庞培,论资财不及罗马巨富克拉苏,但凯撒出生于名门望族,追随者众。凯撒在高卢任总督期间,积攒了大量军队,为自己进攻罗马奠定了基础。公元前49年,凯撒渡过卢比孔河,迅速攻占罗马和意大利,军队在夺权中的作用再次显现了。公元前32年,屋大维进攻罗马元老院,迫使元老们离开罗马。从苏拉到凯撒,再到屋大维,他们都是指挥军队干政的胜利者,只是共和国军队干政的冰山一角,这些都为罗马帝国时期的军队干政提供了鲜活的例子。2.罗马帝国前三朝的军队干政现象屋大维奠定了罗马帝国的基础,但这位依靠军队发家的元首在执政期间没有出现军队干政现象,因为他对军队的威慑力,以及他对军队的高度约束力,使军队没有机会干政。公元14年,屋大维的养子提比略登上皇位,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由于王朝初建,没有建立相对成熟的皇位继承制度,因此军队干政现象在这一王朝非常普遍。提比略在改革之时将近卫军集中到罗马以拱卫京师,结果给后继者造成了无穷无尽的军队干政困境。继任者卡里古拉在近卫军的支持下登上皇位,结果又在政变中被近卫军所杀,克劳狄的废立经历与卡里古拉相似,最后在宫廷政变中被毒死。暴君尼禄的暴政引发了各地起义,近卫军也随即背叛了尼禄,尼禄最后自杀,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随之灭亡。公元68-69年的四黄帝时代表明罗马帝国军队干政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帝国各地的军队分别拥立不同皇帝。公元69年,弗拉维王朝建立以后,吸取前王朝的教训,开始加强皇权,收拢军权。公元96年,图密善在政变中被杀。涅尔瓦建立了安东尼王朝,此后的图拉真、哈德良和安东尼开始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将军队的矛盾集中于对外战争中的敌人,而非国内的皇帝,所以这一时期的军队干政现象很少出现,再加上出于战争需要,军队都被皇帝牢牢掌握。皇帝为军队提供战利品,军队向皇帝效忠,所以军队与皇帝成为彼此互利关系。正如《世界史》所说:“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进入了所谓‘罗马的和平’时期”。二、罗马军队干政的原因分析1.无序的皇位继承制度罗马帝国军队在前三朝时期屡屡干政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序的皇位继承制度,这就为军队自行废立皇帝提供了条件,于贵信在《古代罗马史》中指出:“这些保卫帝国的人在挑选统治者方面是有发言权的。在缺乏代表制的情况下,军队代替了选举。”因为在没有明确的皇位继承制度的情况下,传统的血缘依据已经不具有任何代表意义,所以帝国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皇帝,于是掌握军队和收拢权力就成为常事,战争也更加频繁。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皇帝在继位的问题上尤为混乱,除了首位皇帝提比略是以屋大维养子的身份合法继位的,其他皇帝都是近卫军推选而主动或被迫登位的,这些胡乱登位的皇帝最后也在胡乱的政变中被杀害。《世界史》一书对此有详细记载:“卡里古拉在预谋的政变中被近卫军所杀”,“克劳狄在宫廷阴谋中被毒死后”,“近卫军背叛了尼禄……被废黜的尼禄走投无路,最后在罗马郊外自杀。朱里亚·克劳狄王朝随之告终”。弗拉维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相较于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有一定改善,韦柏芗去世后由他的长子继位,韦柏芗病死后,其兄图密善即位称帝,除了最后的图密善在政变中被谋杀,总体上的政权过渡比较平稳。安东尼王朝相较于前两个王朝的继承制度,“开创了以过继为基础的新的皇位继承制度的先河”,收养制主要以军功为基础,皇帝会选择有功绩的人作为自己的养子,并在日后荣登大宝,这也是安东尼王朝能够进行征服战争的重要原因。2.野心勃勃的军队和将领罗马军队能够有机会干政不仅因为混乱无序的皇位继承制度,导致民心浮动,任何人都想在皇位继承上分一杯羹,也因为罗马帝国军队和将领的野心勃勃。罗马帝国将领众多,而且各个身怀军功,与长年呆在皇宫中且不明军事的皇帝相比,既有无穷无尽的实力,也有雄厚的民意,因此这些将领和军队也都蠢蠢欲动。罗马帝国的军队将领在帝国时期主要包括近卫军将领和行省军队将领。近卫军将领最接近皇帝,也是最先得到皇权衰落信号的人,因此最容易在皇权不振的背景下蠢蠢欲动,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皇帝废立历史就对此做出了证明。行省军队将领的干政现象在安东尼王朝比较典型,安东尼王朝的皇帝大多来自地中海周边地区,属于当地贵族,有权有势,是最有可能对皇位提出要求的人。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指出:“长期处在这种由一座富饶城市(罗马)提供的、奢侈的生活之中……渐至使他们不可能不感到君王的生死、元老院的权威、公众的财富、帝国的安危实际全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罗马帝国的将领们在帝国混乱之际有足够的优势夺取皇位,实力支撑着将领的野心。总体而言,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有着最严重的军队干政现象,后两个王朝由于皇帝改革和收拢军权等措施而减少了军队干政的可能性。三、总结罗马帝国军队干政现象实际上是对共和国晚期将帅干政的一次再演绎,或者说是一次重蹈覆辙,表明罗马从王政时代以来,一直到屋大维时期建立的神权—皇权政治的失败,军队对皇权失去了敬畏之心,皇权也在一次次战争中也失去了神秘感,沦为利益争夺的工具。军队干政也是行省居民争夺罗马公民权的产物,所以说也是一场行省与罗马之间的争夺,尤其是罗马帝国前三朝时期的“四黄帝时代”,不同行省和罗马都拥立了不同的皇帝。罗马军队干政并不仅仅出现于罗马帝国前三朝,在此之前以苏拉独裁为开端,到罗马帝国灭亡为止,一直都存在军队干政现象,皇权与军队权力此消彼长,相互牵制,皇权强大时能驯服军队,军队强大时能推立自己的统帅为皇帝,如此循环往复,一代一代地消耗了罗马帝国的内在活力,帝国终有一日会因军队而瘫痪。屋大维统治罗马帝国时期,虽屡遭刺杀,但以其权威和改革措施震慑军队,并赢得军队支持,于是得以避免军队干政现象的出现。四、参考文献《罗马帝国衰亡史》《罗马盛衰原因论》《古代罗马史》《世界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9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