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亿只换来麻烦富士康正式声明,外媒
自从《美芯规》出台后,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控制越来越严,许多企业担心自己在中国的经营安全,苹果便开始考虑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于是,它将目光投向了印度,富士康随后跟进。
富士康已经在中国经营了35年,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企业,但现在郭台铭已经撤出了“亿的项目”,或者说已经影响了超过30万人的就业岗位。
富士康此次“弃饭砸锅”之举,最终导致其在印度的合资企业付出了“惨痛代价”。
有消息称,印度有意在本国发展芯片工业,开创一个新的电子制造业时代,莫迪总理还提出了一项七千六百亿卢比(相当于一百亿美元)的芯片奖励方案,以此来吸引芯片生产商到印度进行投资。
随后,富士康和印度公司维丹塔将共同在印度投入大约亿人民币,用于印度的“硅谷计划”,同时还将在印度建立一个28纳米芯片厂,该厂的产能有望达到每个月片。
但让富士康没想到的是,在芯片厂建设和运营之前,印度忽然出尔反尔,下令不准富士康进行芯片项目,即使继续进行,也不能得到任何关于芯片的补贴,因为相关的审批程序没有通过,所以这座芯片厂一直没有启动。
究其原因:印度人不信任富士康,因为他们觉得它没有制造28纳米芯片的能力!
印度虽然欢迎富士康的加入,但事实上莫迪的“芯片制造”计划并没有针对富士康,而是针对意法公司,富士康只是借着一条大腿而已。
虽然维丹塔已经向印度透露了富士康已经掌握了40纳米和28纳米两种工艺的技术,但在没有技术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富士康很难独立完成任务。
为此,维丹塔公司曾数次与意法公司洽谈,期望三家公司之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技术授权上,并请求意法公司注资富士康,以及维丹塔公司的芯片制造计划,但都被以印度公司的技术水平不足为由,拒绝了。
富士康最近官方声明,将终止其与维丹塔公司在印度建立的合资企业的晶圆生产计划。
富士康的这番话,令莫迪先生大吃一惊,印度一千四百亿元的芯片制造工程,最终落得“一地鸡毛”的结局。
据国外媒体报道,莫迪已经很失望了,如果富士康退出,那么印度的芯片生产计划就会被维丹塔一家垄断,而维丹塔一家垄断,很可能会破坏这个项目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印度有着太大的“野心”,却又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支撑,所谓“贪多嚼不烂”,就是用来形容印度的。
应该说,在经历了富士康危机之后,投资者终于看清楚了印度股市的“真相”。
印度的劳动力虽多,成本低廉,但国民的教育水平却很低,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因此,不仅是富士康,就连纬创都已从印度撤出。
而且在印度投资还有很多风险,之前小米公司四十八亿的财产被印度无理由地“没收”,这一举动完全把印度的信誉给“毁了”。
有消息称,印度模仿美国的做法,声称中国的商品有安全风险,并以此来侵犯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但却没有拿出相应的证据,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一种“霸道行为”。
总之,如果印度真的要赶超中国,就必须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和创新,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竞争,如果中国企业的权益受到侵害,我们不会轻易放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