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猛如虎美联储裹挟下,亚洲多国央
7月21日,据美媒报道,作为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中最后的“鸽派”,印度尼西亚央行可能在今日宣布加息,以应对不断恶化的通胀和日益疲软的汇率。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亚洲多国央行始终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如今它们却不得不追赶全球收紧货币政策的脚步。
稍早前,多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突然宣布收紧货币政策,令市场感到意外,这也说明了当下世界经济局势的紧迫。
7月13日,由于通胀率达到24年高位,韩国央行史无前例地将基准利率上调了50个基点至2.25%,为年来最大涨幅。预计今年年底将累计加息至2.75%。
7月14日,新加坡金管局将新加坡元的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区间中点上调,给新加坡元释放升值空间。当日新加坡元应声上涨0.7%。预计该政策将于10月进一步收紧。
同一天稍早时侯,菲律宾央行宣布非周期加息75个基点。今年菲律宾比索已下跌10%,接近17年来低点,而该国国债收益率已飙升个基点。
而泰国央行尽管表示将“渐进地”使货币政策正常化,但是由于泰铢暴跌超过10%、泰国对外金融投资亏损8.16亿美元、上月CPI指数同比大涨7.66%等不利因素,泰国央行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超宽松货币政策。
其他亚洲国家的通胀率和汇率也不容乐观。印度通胀率已经连续半年超过7%,而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已跌至80.06比1的历史低点。印尼盾兑美元也创下2.2%的最大月度跌幅。
自从美联储开启激进加息进程以来,美元震荡走强。美元的避险属性让资本大量涌入美元,这对美国以外的国家来说,就是资本外流,从而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疲软的状况。
而本币疲软,则会抬高新兴市场国家购买能源、原材料等的成本,削弱本国市场的消费能力。而对于美欧等国来说,它们能够低价购入新兴市场国家的商品和原材料,甚至掌握更多的议价权,从而转移本国通胀风险。
尽管对于泰国、菲律宾等服务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而言,本币贬值能够吸引游客,但是如今疫情态势尚不明朗、而且西方多国也深陷“生活成本危机“中,抑制了西方人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因此,尽管泰国早早就放开入境限制,但是游客并未大量涌入。
如今世界经济已然面临多重不利因素,能源紧缺、俄乌冲突、极端气候等,而美联储裹挟各国央行被迫收紧货币政策,实际上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动能,让经济“逆风”加剧,而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恐更加悲观。
文
魏来题
黄梓昕审
黄梓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