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早就被淘汰,却养活南亚近千万人,印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a_9269939.html

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

小彭的灿烂笔记

在现如今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农业技术也并没有落后,很多经济作物被广泛大量种植,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而作为农业大国,我们也在积极的引进优良的作物品种,淘汰掉不适合长期种植,经济效益低的作物。

而有些我们抛弃或不在意的作物却成了其它一些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在东南亚就有这样一种经济作物,早就被我国淘汰,但是却是当地最核心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养活了近千万人。

那这种早就被我们淘汰,却被国外称作是“黄金纤维”,甚至成为印度“国家名片”的作物是什么?它究竟有没有价值?

其实这种经济作物就是黄麻,是一种植物纤维,因为其质地非常坚固,而且又防螨防潮,所以就称作是“黄金纤维”。

现在黄麻的主要产地是印度,作为黄麻的第一出口大国,印度在这方面的产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平均每年的产量都在二百万吨左右。

其实早在19世纪的时候,黄麻在南亚次大陆上就已经凸显出了关键的“救命草”作用,当时印度的黄麻产业是英国所鼓励的。

那个时候印度生产出来的黄麻几乎都出口到了欧洲,英国在印度殖民的时候也“一反常态”向印度输出大量资本。

不仅在印度开设工厂和银行,而且还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推动印度的手工业者“用双手来换取金钱”。

在这样的环境下,再加上当地气候条件的加成,黄麻就在这样众多农业作物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印度发展的核心作物。

他们当时还成立了“黄麻工业部”,在种植黄麻的经济优势凸显出来的时候,这一工业部门也成为了英国资本在印度的首屈一指的部门之一。

黄麻的势头大涨,影响力甚至超过了香料和黄金,不过大家应该也好奇,既然黄麻的经济价值如此大,那为什么没有在欧洲当地种植?

其实就是欧洲并没有适合种植黄麻的气候条件,其实英国在一开始的时候是从俄国进口黄麻的,不过后来由于一些原因,俄国对英国的黄麻供应就停止了。

无奈之下他们就想到了印度,也正因此印度就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家黄麻厂,而在这之后,很多工厂都被建立起来来生产黄麻。

同时印度的黄麻也逐渐销往世界,比如用黄麻制成的麻布袋、绳索、枪衣等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等地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到20世纪初的时候,印度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国,该产业的发展仅次于当时的棉纺织业。

但是在一战的时候,印度的黄麻产业被英国人完全掌控在手中,英国资本彻底垄断了他们的黄麻市场。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印度都处在黄麻产业领域的犄角旮旯之中,不仅没有多少的份额,而且拥有的纺织机也只有全部纺织机的15%左右。

后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军事订单增加,印度才慢慢重新掌握回黄麻生产的主导权,而印度在这一产业的“第二春”也重新爆发。

一些获得暴利的资本家不断地扩建工厂,新增相关的机器设备,在此之后黄麻产业在印度一直持续稳定发展着。

在年的时候,印度所输出的黄麻产品的价值4亿卢比,年达到6亿卢比,这一作物也被称之为印度的“聚宝盆”。

到现在21世纪了,很多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依然还在从印度来进口黄麻,可以说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满足了欧洲人。

黄麻最主要的使用部分是茎秆,因为其表皮富含有丰富的纤维,只要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基本就可以直接作为天然植物纤维俩售卖。

而且这种天然的植物纤维非常柔韧有光泽,所以也经常被用来制作麻袋和麻绳,再加上其价格非常便宜,物美价廉,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黄麻都成为了当地民众的首选。

我们其实也种植过这种作物一段时间,在黄麻的价值发挥最大的时候,对这一作物的种植产量甚至和棉花比肩了。

能有些人对黄麻分离纤维的过程和方法还有点印象,黄麻的生命力是非常强的,所以在种植的时候并没有那么费劲,真正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的时候就是在它们成熟之后。

在黄麻成熟之后,一般是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人来砍割下茎秆,然后将割下来的茎秆在地上晾晒一段时间。

等晒干之后,再将其放在水塘里面浸泡,这一步主要就是为了能让黄麻之中的纤维质可以被轻松剥离下来。

当把纤维剥离下来之后,就对其进行反复的清洗和捶打,以让最初的剥离出来的粗纤维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不过这样从黄麻之中剥离出来的纤维虽然柔韧性强但是整体还是很硬的,所以这种粗纤维一般都比较便宜。

也正是因为其硬度有点大,没有棉花那样柔软,随着社会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追求更加舒适柔肤的穿着,所以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逐渐下降。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这一纤维的使用还是非常广泛,在印度这样的黄麻生产大国之中,也一直都被称之为“软黄金”。

在这里大家或许也有些疑问,那就是既然不适合做衣服的领域,那可以生产出来在其它领域运用啊,既然这个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为何我们没有继续种?

因为对于我国来说,种植黄麻所带来的效益,没有其本身所带来的缺点多,因此才被我国淘汰。

比如黄麻虽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一些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是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替代黄麻的材料的。

比如其“黄金纤维”就可以用化学纤维来替代,而且化学纤维还比黄麻中的粗纤维更加结实美观。

所以黄麻相关的产品比如麻绳、麻衣、麻袋等也可以被更加结实精美的产品给取代,这些也就相应的导致这些衍生产品的市场不断缩减,直到缩无可缩。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大概有家黄麻加工厂,后来在化工纤维和纺织厂大量出现的时候,黄麻加工厂及其相关的产业链慢慢就销声匿迹了。

除了这点之外,种植黄麻的第二个缺点是收入小于投入,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要想获得黄麻之中的粗纤维,要经过剥皮、浸泡、清洗、晾晒之后才能运往工厂之中,由机器加工成产品。

这些过程非常复杂繁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收割和处理的工作也非常的辛苦,如果在当时有更好一点的经济手段的话,那估计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种植黄麻。

因为在当时,辛辛苦苦整理好的黄麻,一亩地只能卖上几百块钱左右,甚至不如我们日常种的小麦和玉米的收益高。

还有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种植黄麻对周围环境也存在一定的污染,虽然其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纤维,制造出来的产品容易降解。

一些欧美人很喜欢这种黄麻制成的编织袋,因为其容易降解又非常环保,但是他们不会自己去制造处理黄麻纤维。

一个原因是当地气候不适宜,还有就是把黄麻浸泡在水里很容易给水源造成巨大的污染,一般四五亩黄麻需要用一亩的水塘来清洗。

而人们还需要进行一番“抽丝剥茧”,久而久之水塘里就会散发出腥臭的气味,继而导致其中的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印度是不太在意这些污染,所以一直在加大对黄麻种植以及加工产业的支持,但是其周围自然环境确确实实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而且把重心完全放在黄麻的生产上也有一定的缺点,在孟加拉地区,当地的人们几乎就全种植的黄麻。

而在年的时候,由于从外面进口的粮食没有顺利进入国内,就导致该地区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有百万人都被这场饥荒夺去了生命。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在我国古代词人的笔下,所提到的“黄麻罩”其实就是用我们提到的这种黄麻制造成的短褂,是大家个公认的乞丐装扮。

现在黄麻的价值只有在印度面前才如此金贵,现在也只有印度才能大规模种植,对于我国来说是早已被淘汰,无人在意的野草了。

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为了在社会上增加更多的岗位,棉花的生产和种植比黄麻更受欢迎。

因此我们也完全能理解,在不断前进的历史巨轮中,黄麻这种经济作物被无情碾过,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

往期精彩链接

“不粘锅”有毒且致癌?涂层刮花后还能用吗?央视实验告诉你答案

5吨的大象都能被吃,为何骆驼却几乎没有天敌,没食肉动物吃它?

亚洲最大天空之境,景色绝美举世无双,万丈盐桥美如仙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6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