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军弹指间灰飞烟灭,战争初期的苏军为

说起苏联的卫国战争,很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这场从年6月22日爆发的战争,对于苏联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德国数百万大军兵分三路入侵了苏联,而苏联军队在战争初期的抵抗只能用低效和无能来形容。众所周知的基辅战役是一场悲剧,苏军战死被俘超过80万人,但实际上在整个年里,苏军被整建制消灭、投降的部队数不胜数,战前积累的职业军都已经伤亡殆尽。

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要知道战前的苏军在兵力规模和技术装备上都不比德军差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微有些优势,为什么在实际作战中却出现了如此惨痛的伤亡呢?

首先,苏军在战前缺乏对德国的防御方案,或者说苏军没有做出任何有关于战争方面的准备。在战前苏军在后勤方面有一套非常死板的官僚制度,想要取出物资就必须得到一连串相关部门的书面签字,这些部门包括所属军区司令部、军区军事委员会,乃至是苏联的国防人民委员会等等。

可想而知,这种低效而死板的官僚制度,对于苏联军队在非常时期的应变速度有严重的影响,因为各部队的物资很不充裕,通常只有三天的作战物资,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取出物资的话,那么部队将不存在任何作战能力。

除此之外,苏联高层对于苏德两国之间的态势也存在有非常错误的判断。尽管在战争爆发前的年下半年,德国就将军队逐步转移向苏德边境地区,苏联边防军也确认了国境对面德军有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和部署,可是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对此始终缺乏警惕和正确的判断。

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内的一批苏联军政要员认为,德国不会在没有击败英国的情况下进攻苏联,因此拒绝了苏联总参谋部提出的防御方案等等,这对于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的反应有非常负面的影响。

可以说,在低效无能的官僚制度和高层的战略误判下,苏联军队注定了在战争突然爆发的情况下不能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应。纵然如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官基尔波诺斯这种颇有能力的将领已经判断了德军有进攻苏联的意图,可受限于高层的无能和误判,基辅特别军区(战争爆发后改称西南方面军)也不能做出任何行之有效的防御,从而出现了战争爆发后被动挨打的情况。

不可避免的,在年6月22日德军发动进攻时,苏军就陷入了仓促应战的状态,苏军各部队如果不是距离前线太远而无力增援,就是在国境线的筑垒地域上被德军优势兵力合围或消灭。

这里我们必须承认,虽然在战争初期德军的进攻非常奏效,但在很多地段上苏军仍旧在顽强地进行抵抗,此刻尚有迟滞和阻挡德军攻势的可能,至少他们还有希望在后方形成纵深防御来阻止德军的进一步深入。然而,这种希望很快就被苏军自己断送掉了,问题就出在《总参谋部第3号命令》上。

这道命令是一道近乎疯狂的反击命令,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命令是因为各方面军都发回了令人乐观的报告,声称自己已经迟滞住了德军的进攻。事实上,除去西方面军在失联前已经盲目反击之外,西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确实在6月22日到6月23日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但各方面军发回的战报给了苏联总参谋部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各方面军已经挡住了德军凶猛的攻势,德军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上,苏联总参谋部就下达了反击命令,要求各方面军从防御转入反击。

这种反击当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因为各方面军实际上仅仅是依靠前线有限的部队勉强挡住了敌人,各方面军的预备队还在开赴前线的过程中。如果更为细致一些说,西部方面军已经一头冲进了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随时都有被合围的可能,西北方面军通过有序的后撤在里加勉强站稳了脚跟,正勉强地抵抗着德军凶猛的攻击。而情况最好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也不过是稳住了自己前沿防线,能守住阵地已经是老天保佑,谈什么去发动反击呢?

但是命令终归是命令,在各方面军的军事委员和来自莫斯科的压力下,各方面军就算明知道反击也不会有任何作用,也必须发动这种毫无意义的反击。做出这种决定的根据不是来自于实际的军事理论,而是源于毫无意义的教条主义——西南方面军的军事委员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瓦舒金坚称以高度进攻精神培养出来的苏军,如果在战争初期就转入消极防御将会对士气造成严重打击,并指责主张防御的西南方面军参谋长普尔卡耶夫是“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在苏联是一项十分严重的指控,被指控者往往距离被内务人民委员会抓进卢比扬卡“包吃包住”也不远了,为了避免被送进监狱这种可耻的命运,苏联将领只能选择服从愚不可及的反击命令,从而将自己手头原本可以用于建立纵深防御的兵力投入到了注定失败的反击行动里。

事实证明,这种反击毫无意义,西方面军在一周内就被德军合围并消灭了方面军主力,西北方面军的反击遭到了德军地空优势火力的屠杀,里加防线也被彻底突破了。西南方面军在杜布诺的反击战也没有任何成效可言,反而是将投入的数个机械化军全部损失殆尽。

需要注意的是,苏军在当时的反击中暴露了许多问题,比如说部队是在没有制空权,缺乏油料和弹药的情况下进行强行军,步兵军在强行军中变得十分疲惫,机械化军的坦克也因为油料的匮乏或是机械故障而损失不小,更别提频繁的遭到德军空袭。

这几乎已经说明了反击行动本身不会有成功的可能,部队已经在这种充满威胁和没有后勤保障的强行军里损失惨重,强行发动反击的结果必然会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而很不幸的是,苏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又开始了蛮干,各部队在上级的要求下盲目地执行命令,几乎是没有变通的展开了作战,各部队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只能呆板地执行上级的命令,最终将自己部队的气力完全耗尽了。

西南方面军第8机械化军就是例子,他们在进攻杜布诺前已经强行军公里,部队的油料已经消耗一空,此刻急需得到后方的物资补给,但在军事委员瓦舒金的要求下不得不将部分部队先行投入,结果导致了部队以添油战术逐次投入战斗,最后整个机械化军都被德军彻底击垮。

结语

事实上,苏军在苏德战争的初期遭遇的所有损失,深究原因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苏军的将领未尝不知道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可受限于苏军自身的体制问题,他们也只能原封不动地执行那些错误的命令。苏军高层的命令和呆板的官僚制度固然是错误的,也必然会让部队在战争初期蒙受巨大的损失,也因此苏军在战争初期的惨痛失败就成了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苏德战争-》

《巨人的碰撞——苏德战争》

《回忆与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3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