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老仙,真的法力无边
最近,印度又出了大事,全国多地爆发示威游行,不少人上街扔燃烧弹。
警察与示威者的冲突也愈演愈烈,短短几天就已经有6人死于这场抗议。
其中4人被警方释放的空包弹打中而死,1人在店铺睡觉时被纵火而亡,另有1人在抗议中被殴打致死。
学校也是骚乱重灾区,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国立伊斯兰大学附近密集发生暴力事件,学生们把周围摩托车、公交车都烧光了,还向警方扔石头。
印度警察15号攻入学校,抓了几十个闹事学生,并让其余的学生举起双手离开校园。
根据该校一些学生的描述,印度警察可不管你这里是不是清真食堂、清真寺,宗教场所,只要有人在里面,统统仍催泪弹,反抗的人就拿警棍揍。
由于印度动荡的局势,安倍本来15号-17号计划要访问印度的,结果只能作罢。
印度总理莫迪更是在1小时内连发5条推特,号召大家“PeaceLove”,希望能缓和局势。
但莫迪的推特似乎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因为在闹得最严重阿萨姆邦等地区,印度政府直接把网络切断,手机也没信号。
那边闹事的人,大概率是看不到莫迪发的推特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5年间拔了次网线,哪里发生骚乱就断整个城市的网络。
冲突激烈的克什米尔地区,甚至已经断网多天了。
然而,哪怕印度骚乱这么频繁,死人这么多,也没见BBC、CNN来关心一下,他们的版面上依然在大篇幅的报道香港局势,印度的就随便聊聊。
印度这一波闹这么凶,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情的起因是印度议会通过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
这个法案把印度定义成“全世界印度教徒的天然家园”,只要你是印度教徒,就可以来印度获得公民身份。
那么其它宗教呢?这个法律规定了信奉锡克教、佛教、耆那教、拜火教、天主教的难民也能在印度获得合法身份,唯独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除外。
这种公然的歧视直接点燃了宗教矛盾。
印度一些北方邦的居民感到不安,他们害怕这些印度教、拜火教、锡克教之类的移民、难民过来抢饭碗,冲击当地文化。
当然最不安的还是印度的穆斯林群体,这个法案对穆斯林充满敌意。
而且,这个法案还只是开胃菜,莫迪还要在全国推行《国民身份认证制度(NRC)》:就算那些已经是印度公民的穆斯林群体,将来也可能因为宗教信仰被开除国籍。
目前印度国内大约有1.5亿~2亿穆斯林,他们感觉自己正逐渐沦为“二等公民”,以后可能要失去公民身份。
于是,冲突不可避免的来了。
其实,打从莫迪上台那天起,印度这些年国内的宗教冲突,就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都知道印度教不吃牛肉,认为牛是神圣的,印度马路上牛可以横行霸道,汽车必须礼让“神牛”;而穆斯林恰恰相反,他们不吃猪肉,主要吃牛羊肉。
就在今年4月份,有一位叫阿里的68岁印度穆斯林长者,仅仅因为被怀疑“销售牛肉”,就被一堆印度教徒绑起来胖揍一顿,还被逼迫吃猪肉。
6月18号,有一位叫塔布里兹安萨里的印度穆斯林,被十几个印度教徒绑在柱子上鞭打,还被逼迫向印度教的拉姆神跪拜,唱赞歌。
等到警察赶过来的时候,这位24岁的精壮小伙已经奄奄一息,医院后没几个小时就死了。
还有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一个8岁印度小女孩被8名印度教男子下药,轮奸后杀害,最终抛尸荒野。
结果当地法院仅仅因为强奸犯们是印度教徒,而被害小女孩出身穆斯林家庭,就把那8个强奸杀人犯都无罪释放了。
这件事同样引起了大范围的抗议和骚乱。
这一切都离不开印度总理莫迪的推波助澜,自打莫迪上台以来,他就大力推行推行“印度教民族主义”,推崇印度教,打压穆斯林。前日之因,今日之果。
那么莫迪为何主动挑起宗教矛盾?这样做对他的统治是利大还是弊大?
这就要从莫迪老仙的发迹史说起了。
尽管莫迪现在是印度总理,政坛1号人物,但他本人出身贫寒,种姓不高。
年,莫迪出生在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镇,当时镇上刚通铁路,莫迪他们一家就在火车站旁边支了一个茶水摊,日子虽然紧吧,但还算过得下去。
莫迪5、6岁时候就帮父亲看茶水摊,还跑到火车上推销茶水补贴家用,周围人都夸这个小男孩有主见。
他的口才和演讲天赋在做小买卖时逐渐展露出来,还加入了学校辩论队,为日后从政打下基础。
由于出身印度教家庭,莫迪从小就受到印度教的熏陶,在8岁那年加入了“国民志愿服务团”的青年训练营。
这个国民志愿团是一个极端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它的宗旨就是把印度教发扬光大,同时抵制伊斯兰教等“异教徒”。
推动印度独立的国父甘地,就因为主张平等对待穆斯林,结果被一名叫高德西的狂热印度教徒刺杀。
刺杀甘地的人,正是国民志愿团的成员。
除了合法的政治斗争外,国民志愿服务团也经常对穆斯林使用暴力手段,因此该组织在全国搞了很多“青训营”,对信仰印度教的小孩进行准军事化训练。
别的小朋友还在田里玩泥巴的年纪,莫迪就在国民志愿服务团的青训营中学习格斗技巧,使用匕首,棍棒等等,锻炼出强硬的性格,而他训练的假想敌,就是穆斯林。
童年时期的“特殊经历”,为日后莫迪强硬的宗教政策埋下伏笔。
宗教问题一直是影响印度社会稳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古代穆斯林就用“剑与火”征服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有着上千年的恩怨。
后来英国人殖民印度,他利用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流血冲突不断,最终导致印巴分治。
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当时这一波宗教冲突至少死了50万人,还有万人流离失所。
莫迪老家所在的古吉拉特邦的不同宗教信徒之间,就经常发生规模上千人的残酷械斗。
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描述了这一场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今天你砍我,明天我削你”,冤冤相报不知何时了。
成人后的莫迪成为“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正式成员,他政治能力很强,很快就混到了组织的高层。
年的时候,莫迪接受国民志愿团的派遣,加入了印度人民党,正式迈入政坛。
当时的印度人民党,只是印度北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党,成立才5年,党员数,影响力都很微弱,年在议会中仅仅只有象征性的2个席位。
然而到了年,短短12年间该党席位猛增至席,一跃成为印议会第一大党,连年翻番,堪称政坛奇迹。
莫迪和他所在的印度人民党之所以能逆袭上位,靠的就是煽动印度教民族主义。
从印度的基本国情看,印度教徒占了80%以上,穆斯林10%~15%,佛教,锡克教,拜火教等等只有零头。
如果能团结所有印度教徒,那就掌握了印度的基本盘,这8成的印度教徒都是天然的选举票仓。
印度人民党的策略,就是加入“印度教同盟大家庭”,跟世界印度教大会(VHP)、以及莫迪背后的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等印度教组织联合起来。
你现在打开关于印度的新闻报道,经常能看到演讲台上,麦克风上有一朵莲花,还有莫迪老仙的招牌绝技“拈花指”。
这个莲花,就是印度教的标志之一。
而团结印度教教徒最快的方法,就是煽动他们去仇视穆斯林。
年,莫迪参与了印度人民党策划的“战车游行”活动,坐着车满印度跑了数万公里。
他们每到一个邦,就拿大喇叭跟那里的印度教徒说:穆斯林这些异教徒大大滴坏,他们杀牛,欺负印度教徒,我们应该起来反抗,拆了他们的清真寺,改建成印度教神庙。
一时间印度各地的印度教徒群情激奋,宗教冲突甚至死伤事件频发。
年,印度人民党发动的这波宗教攻势迎来高潮:十万多名狂热的印度教徒从全国各地坐火车赶到著名的巴卑尔清真寺,准备干一票大的。
尽管警方已经有所戒备,但架不住来的印度教徒人多,他们手持钢钎、铁镐等,冲破警方设置的警戒线,把这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著名清真寺夷为平地。
巴卑尔清真寺被毁事件在印度引发巨大反响,也让全世界震惊。
当时执政的印度国大党政府害怕国内发生动乱,果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戒严,调动军队进驻印度北方各邦维持秩序。
然而军队并没能控制住局势,宗教冲突就像野火一样烧遍全国,各个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又进入“你砍我,我砍你”的状态,有多人死于宗教仇杀。
印度政府没办法了,直接派军队接管了清真寺遗址及其周边土地,不允许任何宗教团体举行任何形式的宗教仪式,这才平息骚乱。
经此一役,印度人民党声名大噪。
莫迪也在这一进程中悄然崛起,年被委以重任,担任老家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
首次担任封疆大吏的莫迪,如何在当地站稳脚跟呢?
答案当然是既然印度教民族主义好用,那就继续用呗。
年,恰逢巴卑尔清真寺被毁十周年,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开始加剧。
当时古吉拉特邦的高德拉火车站有一节列车,被不明身份的暴徒投掷燃烧瓶,车厢内58名印度教徒被烧死。
警察还没调查到凶手是谁的时候,莫迪就急匆匆地盖棺定论,说这事肯定是穆斯林干的,还找了几辆板车,拉着死去的印度教徒的尸体上街游行。
有了莫迪的火上浇油,当地印度教徒的愤怒情绪瞬间爆表,纷纷走上街砍穆斯林,据统计有0多人死于这次宗教仇杀。
莫迪控制的地方政府对暴乱扩散不管不问,纵容甚至协助印度教徒对穆斯林的屠杀。
国际社会都看不下去了,美国面子上都挂不住,开始谴责印度,年莫迪因为公事申请赴美签证的时候,也因为这个原因被美国拒签,被列入“禁止入境名单”。
直到年莫迪当上印度总理后,才解除禁令。
尽管国际形象受损,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乃至全印度的声望都大大提升,印度教徒们把莫迪当作印度教的捍卫者和代言人,疯狂地支持他。
有了稳定的支持率做后盾,莫迪开始大力发展经济。
莫迪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想做“印度版的邓小平”,在古吉拉特邦任职期间,他吸收借鉴了不少中国的政策。
比如中国最拿手的“基建”,莫迪是印度少有的重视修桥,修路,通电的政治家。当别的邦还在为“民主”扯皮的时候,莫迪治下古吉拉特邦已经成为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省份。
莫迪还充分发挥了古吉拉特邦的沿海港口优势,大搞对外贸易。
古吉拉特邦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5%,却贡献了全国16%的工业产值和22%的出口额。
在招商引资方面,莫迪也颇有中国南方省份招商引资办公室的风范。
当时印度巨头塔塔集团打算在西孟加拉邦新建一个汽车工厂,结果因为当地政府和反对派扯皮,区区4平方公里的厂房建设用地都划不出来。
莫迪看准时机半路杀出,用优惠的税收、土地条件把这个项目抢了过来,仅仅用了14个月就把汽车厂盖好了(对印度人来说,这个效率已经很惊人了)。
从年莫迪上任到年的十几年间,古吉拉特邦经济增长了2倍,是印度GDP增速最快的邦。
这一切并不能完全归功于莫迪一个人头上,但莫迪确实是印度少有的能做实事的政客。
年,莫迪成功赢得印度大选,当选为印度总理。
执掌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跟治理一个沿海小邦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印度和中国尽管人口相近,而且都是文明古国,但国情相去甚远。中国自从秦始皇开始就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有着共同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而印度古代就没有大一统的历史,都是城邦部落和一些分散的小国,古印度时候一个村的村长都敢说自己是国王。
后来英国殖民者来了以后,强行把一盘散沙聚集起来,划出了一个国家,这才有了今天的印度。
这样的印度只是被强行凑到一起,各民族和宗教之间缺乏磨合,印度一共有一百多个民族,缺乏占主导地位的民族。
印度最大的“印度斯坦族”,占总人口的46%,远没有形成碾压的优势,光官方语言就有二十多种,没有办法统一。
(图为:鬼畜神曲《我在东北玩泥巴》中包着头巾的就是印度的锡克族)
印度中央政府又实行民主制,对地方掌控力不够,“政令不出新德里”,历任政府想要推动改革都很难。
更不要提还有封建时代流传至今的种姓制度,人生下来就分成三六九等,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城市好很多,农村依然存在种姓歧视。
可以说,莫迪接手的就是一盘散沙,但他偏偏想把这些散沙凝聚起来,推动经济和政治改革,让印度跃升为世界大国。
为了这个目标,莫迪又拿出了屡试不爽的武器——印度教民族主义。
首先要把自己包装成“宗教领袖”,莫迪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自己瑜伽、打坐、冥想、拜神的图片,他的竞选集会上都会出现象征印度教的白莲花。
莫迪新媒体玩得很6,有时候一天发十几条推特,频率不输特朗普,目前拥有多万推特粉丝,直逼宇宙网红川皇。
莫迪甚至还推出了一款“官方APP”,里面发布的全都是跟自己有关的消息和新闻,印度民众纷纷在APP的留言区表达对莫迪的崇拜之情。
莫迪这些功夫做下来,在印度人心中,他就成了“印度教的代言人”,教徒们自然要支持莫迪。
有狂热的印度教徒极度迷恋莫迪,还自己花钱造了一座“莫迪神庙”,里面供上“莫迪神像”,每天焚香祷告祈福。
因为莫迪对印度教极端教徒的纵容,他上台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徒冲突越来越激烈。
据统计,在莫迪在位的-年期间,仅仅因为牛的问题,被印度教徒打死的穆斯林就超过人。
民族不同,语言不通,文字不同怎么办?
莫迪就在全国推广“印地语”,印地语讲的好可以发证书,发钱鼓励,颇有秦始皇时期书同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普通话的意味。
种姓不同阻碍生产力怎么办?
莫迪想了一个新招叫“净化”,就是给这些原来的低种姓的“贱民”提升一个level,升级一下。
只要信仰印度教,大家就是好兄弟,不再强调种姓高低了。
印度的种姓歧视问题这几年有所改观,其中就有莫迪的功劳。
莫迪通过一系列操作,牺牲了他觉得不重要的穆斯林的利益,把不同种姓,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都融入了印度教这个“统一战线”之中,让印度的中央集团有了一点眉头。
下一步就是推进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年莫迪突然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废掉现行的面额和0卢比的钞票(约相当于人民币50和元的地位),限时兑换新钞。
当时印度国内和国际社会都震惊了,你印度如此依赖现金的一个国家,玩这么一出经济不会崩吗?
事后印度当季GDP直接掉了2个点,国内也是民怨沸腾。
莫迪表面上说废钞是为了打击黑钱、洗钱、腐败,偷税漏税等等。
但其实,数据证明印度回收了99%的旧钞,地主权贵阶层依然有办法洗黑钱。
印度财政部长阿伦·贾伊特里(ArunJaitley)说了句大实话:
没收黑钱不是废钞的主要目的,将地下经济和灰色经济纳入中央政府掌控才是主要目的。
废钞令推进之后,印度的数字经济和移动支付渗透率都有所提高,也方便莫迪政府统一监管,消灭地方山头主义。
一些菜市场小贩用“Paytm”来扫码收钱我们之前提到过印度各个邦之间是有“关税”这个东西的,比如说从海边一个邦往内地卖手机,过不同的邦的时候要被抽税。
莫迪搞了中央集权以后,就重新设计GST税制,统一国内的商品与服务税,逐渐让印度国内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
集权之后好做事,莫迪把自己在地方上大搞基建那一套搬到全国,大量的修路,建发电厂,给农村通电等等。
根据NASA的夜间灯光图数据显示,印度-年的进步还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莫迪在改革印度的思路上,有了一些成果,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实现了一些小目标。
但是,等这些容易做的事情都做完之后,摆在莫迪面前的就是难做的了。
比如,印度没有经历中国式的土地改革,导致农民没出路,城市想征地也很困难。
如果要实行土地改革,那么就要动大地主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印度有着庞大而年轻的人口,人口总数即将超越中国,但民众受教育水平偏低,文盲率依然很高。
因此,印度没法像中国一样拥有大量的高素质劳动人口,而工业要发展,必须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人口,数量庞大的工程师。
这就导致了印度的服务业很发达,但制造业很薄弱,尽管莫迪用关税的手段逼着三星、小米等企业在印度建厂,但总体还处在产业链低端。
这些无法被正规就业吸纳的人群,就聚集在城市旁边的贫民窟中,成了印度社会一大特色,只能用帘子遮住粉饰太平。
想要扭转这一点,简单地对种姓制度修修补补起不了大作用,要有一整套雷霆手段把这种拖累生产力的制度砸碎。
把这种实行了上千年的制度打破,不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会遭到强烈反扑,一个操作不好,流血冲突不可避免。
莫迪老仙为了团结印度内部,只是依靠宗教搞统战,已经让很多人流血、骚乱了,如果莫迪真的有对印度大刀阔斧改革的勇气,进一步的冲突和混乱会接踵而至。
到那个时候,他会不会走火入魔,会不会被“仙气”和“法力”反噬,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