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欢呼大国崛起,取代英国跻身世界第

文/飞云

若是在过去,英国人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英国的经济体量会“屈居”在曾经的殖民地印度之下,而印度人可能也想不到,印度独立仅75年,经济排名就赶超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世界五大经济体开始“洗牌”。

据环球时报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项数据显示,印度现在已经取代英国,跻身世界第5大经济体,而英国则被印度“弯道超车”,沦为世界第6,更夸张的是,印度经济超越英国不是在今年,而是在去年最后3个月里。

按照今年头3个月的数据来看,印度与英国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IMF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3月,印度的名义GDP是亿美元,而英国则是亿美元。

与此同时,英镑兑印度卢比的汇率下跌了8%,加上英国的GDP在今年第二季度又萎缩了1%,因此,IMF预计,今年印度的GDP规模仍将超越英国,仅次于美中日德之后。

可想而知,印度超过英国,莫迪心里肯定乐开了花,但下一任英国首相恐怕就要头疼了,现在英国正在大选,落在新首相手里的将是一个经济一团糟,并且还在不断走下坡路的英国。

但这又怪得了谁?

脱欧之后,英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关系受到影响,大量投资从英国撤出,导致英国经济一路下行,不久后,新冠疫情又来了,英国选择“躺平”,实施“群体免疫”政策,导致疫情迅速蔓延,对英国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直至今年俄乌冲突爆发,英国果断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招致俄方反制,进而推动英国国内能源价格一路飙升,带动国内物价也开始居高不下,首相约翰逊不思民间疾苦,反而呼吁民众“少吃饭,减减肥”。有这样的政府,英国怎么可能不衰败?所以说,英国痛失全球经济前5之位,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印度在新冠疫情上的表现也很糟糕,但印度有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支撑,俄乌冲突之后,印度更是选择保持“中立”立场,在俄美之间左右逢源,加上印度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相比于欧美国家的低出生率与老龄化问题,印度人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难怪IMF认为,再过5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可能会比英国高20%左右。

从去年最后3个月开始,印度经济一路飙升,有分析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印度政府的政策也有关系,此前印度受疫情冲击,经济一跌再跌,直到去年年底,印度放开疫情管控措施,各行各业才有了报复式的增长。

然而,印度的GDP总量虽然超过英国,但平均下来就不够看了,以去年为例,英国的人均GDP约4.62万美元,可印度的只有美元,约是英国的20分之一。莫迪虽然喊着要在25年内把印度建设成为“发达国家”,印度国内也在欢呼“大国崛起”,可实际上,印度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悬殊,莫迪的“大国梦”很难实现。

首先,印度民众失业率高,实际工资低到难以想象,因此印度国内消费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而印度基础设施的落后,也使得企业难以容下更多失业人口,继而无法形成高效的运转模式;

其次,在发展实业方面,印度政府本身投入少不说,还对外国企业肆意打压,错过了不少与他国合作共赢的好机会;

再者,印度官僚主义横行,传统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担任地方议员,持续垄断土地利益,继续掣肘印度实业。

种种困境面前,印度经济像去年年底那样夸张的增速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今年7月份开始,印度的经济增速已明显变缓,并出现下滑的趋势。所以说,印度是否真的已经“崛起”?还要划上一个问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5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