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到2030年按购买力,2018年印
最近,印度财政部长做了一个展望——年或年印度GDP可达10万亿美元,全球排第三。一时间,成为了热门新闻。不管网友如何评论,南生认为这是印度官方对未来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不必纠结在10万亿美元这个具体数字上。如果您非要看重这个数字,那南生可以告诉您: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那年印度GDP就已经超过了10万亿美元,达到了10.51万亿美元(如上图,为IMF按照购买平价分析统衡量的印度GDP)。按购买力,印度经济总量已经是全球第三购买力平价(PPP)是另外一种衡量各国或地区经济总量大小的一个指标,他与汇率法不同的是,他更看重同样的商品在各国的售价有什么不同,然后按照各自货币的购买力来折算。为了简单化,我们就按照只有一种商品这样的理想状态来举例:一个同样的衬衣,在印度假如是卢比,但在美国是20美元。这样得出购买力情况下1美元兑换14卢比;而按照汇率,目前1美元能兑换接近70卢比。显然按照购买力,能大幅提升印度的经济总量。换个角度,按照汇率方法,则使得印度的GDP与美国的经济总量差距变大。同样的也适合中国——按照IMF提供的购买力平价(PPP)方法,年中国GDP已经高达25.27万亿美元,全球最高。而美国继续是20.49万亿美元,降到第二名。印度则上升到第三名。(备注:截图中均有2个单位,不要看错了)日本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下的GDP为5.59万亿美元,下降到了第四名。且GDP总量已经只有同期中国的22%了;德国也下降到第五名,约为4.36万亿美元;俄罗斯则上升到第六名,购买力平价方法下统计的GDP高达4.21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和汇率法,哪种更好呢?显而易见,按照货币的市场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GDP结果是有差异的,有些国家经济总量甚至出现了好几倍的增长。那问题来了:网友们您觉得购买力平价和汇率法,哪种更好呢?南生认为,不要说同样的商品在各国的价格有很大差异,就是在同一个国家,商品在购销环境和服务水平等市场参数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即,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其追加的价值是不同的,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购买者所获得的满足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现实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总是不同的。非要人为的换算成购买力,这脱离现实,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对此,网友们您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原创,请勿转载、抄袭!
上一篇文章: 43家金融科技公司融资1242亿 下一篇文章: 没收小米555亿卢比印度这是要彻底得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