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统计GDP中国反超美国居世界第
按购买力平价方式统计的中国GDP已经反超美国,而且是遥遥领先,并高居世界第一。
说这句话的是美国人主导的世界银行在年初的报告中写的。
美国,这次是捧杀我们么?
当前,国际上通用的GDP统计方式是先以本币计算,最后按汇率转换为美元计价。
实际上这种方式用于国家间经济比较的时候,有两个很大的弊端:
一是,汇率问题;
二是,物价问题。
关于汇率问题,眼前就有一个例子:
年日本和德国的GDP按美元计价的话是暴跌,按本币计价的话是微增,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两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
物价问题就更简单了。
最终计入GDP的一美元在各国的购买力完全不一样,如此那些物价、服务更高的的国家必然会GDP虚高,比如美国。
购买力平价统计方式解决了现有GDP统计上的购买力差异问题。
按这个方式计算,世界银行对主要国家在年的GDP进行了重新测算,排名依次是:
中国31.5万亿美元,美国22.9万亿美元,印度15.8万亿美元,日本5.7万亿美元,俄罗斯4.9万亿美元。
与现有排名相比,中美两国互换了位置,印度领先了日本,俄罗斯飞速上升至第5名。
那么,这个结果是否客观呢?
先说印度领先日本。
印度庞大的人口和市场确实为印度带来了优势,但购买力平价并没有解决汇率的问题,偏偏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在贬值,而印度卢比又是国际市场基本不流通的货币,这导致两国的经济规模无论在哪种方式下,都存在严重的失真问题。
再说俄罗斯。
相比于现有统计方式,俄罗斯从十名开外上升到了第5名,虽然名次上升的很多,但如果考虑到俄乌冲突以后俄罗斯经济的表现,这种上升反倒好理解了。
俄罗斯这种能源大国,无论在哪种统计方式下,国内经济的主要支撑靠的就是能源,因此国际市场对能源的真实需求,也反过来印证了俄罗斯的真实经济地位。
最后说说中美两国。
我们也有庞大的人口和市场,那和印度有何不一样呢?
相比于印度的封闭,我国经济的全球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所以即便拉长时间,我们也会发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主要一揽子货币中是最稳定的。
此外一直以来,美国的高物价在GDP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中国生产一部手机元人民币,计入我国GDP增加了元人民币;
出口至美国后卖了美元,计入美国GDP增加了美元。
这种计入GDP后就变成了美国GDP远大于中国的结果,可我们都知道这对经济没有任何意义。
依此类推,按购买力平价方式统计的我国GDP反超美国,实至名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