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国同时起跑,印度已是经济俘虏,透
今天的我们来讲一讲最近“风头正盛”的一个国家,我们的邻居——印度。
来源网络/泰姬陵印度最近小动作不断,先是跟周边的国家起了一连串的土地争议,随后国内又掀起了抵制中国商品的浪潮,最后扩大至封禁59款中国应用,甚至扬言不加入包括RCEP在内的有中国参与的贸易协定。
印度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其实总结就一句话,“我要自产自销搞经济”。不可否认印度的经济潜力确实不错,但是在现阶段就急着要跟亚洲供应链玩脱钩,印度这是在玩七伤拳啊。
其实印度和中国相比的起跑线并不低。都有着几千年的古老文明,都是超过十亿人的人口大国,而且也都是二战后建国,新中国在年成立,印度在年实现独立,前后也不过两年之差。
来源网络两个国家都肩负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任,而且印度前期优势会更大一些,钢铁产量,发电量,人均寿命等指标都超过了中国。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年中国GDP超过了14万亿美元,而印度GDP则不到3万亿美元,我国的GDP总量是印度的近五倍。
换个说法呢,单纯按GDP估算的话,当前印度经济水平大概相当于年的中国。其实大家都是一穷二白过来的国家。为什么中国就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而印度这么些年还是在温饱线反复横跳,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印度经济背后的三个拖油瓶。
种姓制度,荼毒几代人文化就长在一个国家人民的骨子里,是根深蒂固的标签。例如中国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日本的武士道,而印度则是最为人诟病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什么呢?就是按照出生把人天然的分成了三六九等,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用玄学来解释那就叫——投胎。
来源网络/印度选美--高种姓女孩种姓制度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年前后,当时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为了把土著压在社会底层,雅利安人就简单粗暴地根据肤色来划分社会的等级。分为白皮肤的雅利安人和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一白不仅能够遮百丑,还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套制度逐步演变成了现在印度的四大种姓,印度一份古老文献《梨俱吠陀·原人歌》中,把种姓等级对照到原人的身体部位,位置越高等级就越高。最高级的种姓就是婆罗门,接下来依次是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除了这4个种姓,还有一种是不配在体系中拥有姓名的达利特,被称为“贱民”。
来源网络/梨俱吠陀·原人歌划分完种姓,悲惨的故事才刚刚开始,种姓带来的鄙视链会跟着一个印度人一辈子。决定了他能和谁结婚,能不能上学,能做什么工作,甚至能和谁同桌吃饭。例如,内部通婚制规定,各个种姓原则上只能跟同种姓的人结婚,婆罗门的女人就只能嫁给婆罗门的男人。但是也有例外,高种姓的男人是可以娶低种姓的女人,前提是女人的娘家能够提供很多的嫁妆。而反过来讲,低种姓的男人却不能迎娶高种姓的白富美。印度新闻,经常会有高种姓女子和“贱民”私奔的故事层出不穷啊,但大多都是一时浪漫,悲惨收场。
种姓制度还影响到了职业和教育,例如,只有第一等级的婆罗门是僧侣贵族,第三等级的吠舍才能经商,最重要的是这种职业,还是世袭的。印度电影《流浪者》有句台词,“官的儿子永远是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说的就是这件事。
来源网络在印度,一个乞丐的儿子会心安理得的当乞丐,此外,高种姓的人经常会歧视低种姓的人,尤其是认为“贱民”不应该享有什么东西,更不用说接受高等教育。这种极其封建的种姓制度带来什么问题呢?
首先就是不思进取的社会精神,贫穷就安于贫穷。中国讲究英雄不问出处,奋斗改变命运,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但是印度人普遍都缺乏这种动力,只为自己的种姓负责。也许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人能冒险越轨,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很安分的,终其一生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其次就是劳动力素质的低下。虽然印度政府想努力普及教育,但是,种姓制度仍然是一大阻碍。根据联合国年的数据,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年人文盲人口达到了2.87亿,全球平均10个文盲中,至少有3个是印度人。文化程度低意味着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力的工作,而这一类的群体的数量过于庞大的时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知识改变命运”,改变的不止是个人的命运,更是国家的命运。
来源网络/印度学生我们可以看到,种姓作为一种渗透到印度人毛细血管的制度,在封建时代,虽然有利于阶级统治,但已经成为现代印度经济的一大拖油瓶。
跛脚的经济产业结构,印度抢着把人才“送出去”讲完文化因素,我们来看看印度的经济产业结构。一个国家主导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产业,最传统的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电力以及建筑业等等;第三产业,高科技、服务业等。
印度没有好的基础设施,原材料运输、零件运输、产品运输全都不通畅,于是,就想了一个歪点子,跳过制造业直接成为服务业大国。作为一个前英属殖民地,印度凭借着一口印式英语以及廉价的劳动力的优势,承包了很多跨国企业的外包服务。
来源网络/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客服中心,很多欧美国家的企业都把客服业务外包给了印度。班加罗尔被誉为“印度硅谷”,谷歌、英特尔、微软等世界级的科技大厦,在这里都有办公室,堪称是“全球写字楼”。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是留下了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入弱鸡的制造业。
两级差异在印度这里再贴切不过了,一方面的印度拥有着全球顶级的IT人才,比如说微软CEO、谷歌CEO,世界顶级学府——印度理工学院,每年也源源不断地为印度提供兴盛人才,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IT服务外包。
来源网络/印度理工学院印度主要承接了西方的低端IT产业链代工,俗称“搬砖”,以至于在中国的黄金10年里,中国涌现出了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一众BAT大厂。印度却什么都没有,因为很多人从印度理工学院毕业的人才,并不愿意留在本土工作,而是转向西方发达高薪国家。
在印度IT界,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纳拉亚纳·穆尔蒂,他开创了IT外包劳工产业链。就是把本国的IT人才给“送出去”,介绍工作,包办签证一条龙服务,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印度基础设施的确是差得一塌糊涂。年7月30日和31日,印度发生了大面积的停电,全国六亿多人口陷入了黑暗之中,供水停止、商店关门、多列火车停运、银行系统陷入瘫痪,造成的经济影响不亚于一场大地震。之后,印度风风火火的搞起电力建设,但是大规模停电还是时有发生。在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印度能源官员正在吹嘘电力成就的时候,现场就突然停电了,好家伙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来源网络/亚投行融资帮助印度电力再者就是制造业,制造业能创造大量的岗位,特别是能为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但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是不能单靠服务业。于是,年,莫迪政府就喊出了“印度制造”的口号,那都是为了补制造业落下的功课。希望年制造业GDP占比能提高到25%。
松散的政治结构第三个拖累印度发展的因素,就是松散的政治结构。一个强大的国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尤其是关乎国运的决策中,更需要一个能集举国之力干大事情的政府。但是,很显然,印度并不具备这个核心要素,印度的统一是由英国殖民者在19世纪完成的,在此之前的印度甚至都不是一个国家,更无从谈“团结”两个字。
来源网络/印度独立统一之后的印度实行的是松散的联邦制,各邦政府各自为政,中央政府并不能够指挥各方,政治权力高度分散。就这样的一个被强行打包在一起的国家,缺乏民族和国家意识,宗教种族问题严重,各地风俗习惯有五花八门,甚至邦和邦之间都还有关税。
年,莫迪政府启动最大规模的税改,就是为了解决这样混乱的一个税收体系。与此同时,松散的政治结构也带来了复杂的语言和文字的问题,根据年的统计,印度有超过种语言,其中除了印地语和英语是主要的官方语言以外,宪法还认定了在各个邦具有官方地位的22种语言。
文字就更不用说了,很多时候在印度,去一趟外地连街上的招牌都看不懂。印度的货币卢比上就写了17种语言,所以别再说中国的方言难懂了。在印度不学个十几门语言,出门不容易走丢,很多中国公司在印度发展的最头疼问题也是产品怎么去适配语言。
来源网络简而言之,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印度各邦在语言问题,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巨大壁垒是无法被打破。导致印度缺少统一的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商业发展还是政策落实,都是极大的不便。
种姓制度,跛脚的产业结构,松散的政治结构,让印度经济陷入一个又一个的死结中,印度想要超越中国吗?当然是想的。但是历史和当下有给它这样的机会吗?回看一下这三大拖油瓶,我只能说一句,“真的是太难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