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联在战争初期的惨败,各方面能力全都
年6月22日凌晨3点,德国兵分三路对苏联展开了入侵,而在边境拥有两百余万大军的苏联却表现差劲,西南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的反击突出一个失败,损兵折将之余只能紧守防线,而西方面军却是开战一周就被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合围歼灭。可以说,苏联军队在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丢人来形容,要知道虽然苏联在苏芬战争里也打得不好,那摆在边境上的两百多万军队又不是什么泥人,怎么就被人打得一败涂地呢?
这道理也很简单,只要看看苏联在战前的情况我们就知道,战前的苏联在战争准备上只能用一地鸡毛来形容,不打败仗才有鬼呢。
苏联首先的劣势就是部队方面,在苏德边境上的西方面军、西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哦战前她们还被称之为西部特别军区、波罗的海特别军区和基辅特别军区,三个方面军的总兵力共有个师,从纸面数字来看是十分强大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师,无论是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或是坦克师,兵力都是严重不足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师遵循了和平时期的简编师编制,每个师只保留了基本需求的军官和老兵来维持部队框架,各师兵员大多都在人至人不等。
换句话说,采取简编师编制的这个师,在兵力上远逊于德军的师级单位,因为德国采取的是战时编制,每个师的兵员在人至人,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兵强马壮。如果双方真的打起来的话?很不幸,苏联可能需要3个师才能对抗德国1个师,这么一看很明显是德国人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在战场上人家1个师打你3个师,优劣之势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看出问题来了。
当然了,苏联在战前还是考虑过要把前线各部队的兵力扩充一下,至少扩充到每个师都有个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苏联在年3月下达了动员令,开始动员50万预备役人员补充到各部队去,并在随后动员30万预备役专业人员,补充到边境筑垒地带的各军军种、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工程兵、通信兵、防空部队和空军后勤部队。严格说,如果有了这80万预备役人员,那么苏军边境三个军区的兵力问题就能得到较大的缓解。
可是这道命令来得实在是太晚了,战争在6月末就爆发的情况下,这80万预备役人员直到战争爆发都没赶到前线去,很多还在赶去前线的路上呢。当然了,就算这80万人都补充到了前线,也不见得他们的战斗力就真的能和对面德军那些百战老兵相提并论。
毕竟这些人都已经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多少年了,就算作为军人的本事没有落下,这也需要重新训练的时间,刚补充进各部队的时候可不见得有什么战斗力。
另一方面,哪怕这80万人早早就到了各部队,那各部队也得有足够的装备给他们用才行。别笑,这还真就是苏联当时的一个严重问题——几乎所有部队都缺乏足够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坦克、火炮等技术兵器上,苏联存在有较大的缺口。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在年至年初的扩军太过迅速,老式装备跟不上部队扩充的需求,新装备的生产扩大也不够。虽然说可以靠继续生产老式装备来解决,可苏联在转产新式装备的同时工厂也在向乌拉尔地区转移,这就造成了生产工作的断档,所以苏军在当时存在有严重的装备缺口。
这里需要重点说一下西部特别军区司令,战时的西方面军司令德米特里·格利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大将,因为此公囤积装备的能力过于高超,真堪称是仓鼠转世!在巴甫洛夫的英明领导之下,西方面军的许多武器装备和弹药零件等等都被塞进了战备仓库,然后仓库大门还被锁死了,没有巴甫洛夫的命令谁也不许打开,哪怕是日常的检修都不行。
于是乎,等到战时打开仓库时,好嘛,库存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零件堆积如山,而前线部队却没有及时领到这些宝贵的物资,最后全都便宜了德国人。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虽然很庆幸自己缴获了如此多的物资,但也在心里痛骂巴甫洛夫,原因是仓库里的武器装备和备用零件都存在保管不当而生锈的情况,他们还得花时间把这些东西修缮一番才能使用。
除去这些兵力和武器装备的数量问题,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苏军各部队存在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装备的老化问题十分严重。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即便是武器装备上存在缺口,那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但是这其中却有80%左右是性能落后且老化严重的。
以西方面军为例子,他们在纸面上拥有辆坦克,超过架作战飞机,可实际上因为大多数坦克和作战飞机老化严重,真正可以动用的只有辆坦克和架作战飞机,而且这其中的新式装备数量极少,在战场上难以形成什么优势。至于那些老式装备嘛,战场那堆废墟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吧,它们都成了德国人的战功了。
除此之外,苏联当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优秀的高级将领和中、基层军官。自从苏联搞了一把“天黑请闭眼,斯大林同志请睁眼”之后,苏联有经验的将帅军官和士官的数量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蹭蹭减少,这些人要么不知所踪,要么就是已经在棺材里躺着了,好不容易放出来的也多半被吓了个半死,还大多只能担任军级指挥官。
典型例子就是罗科索夫斯基,他本人在那段“狼人杀”期间可是被关进卢比扬卡吃了好长时间牢饭,捎带脚还被打掉了一颗牙齿和观摩死刑两次,年才被凶神恶煞的内务部从监狱里放出来。
虽然说没有了那批优秀的将帅军官之后,苏联还有如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铁木辛哥、布琼尼、库利克、库兹涅佐夫等一批优秀将帅坐镇,但中、基层军官和士官的亏损可就难以弥补了,这可不是在军校念几年书就能行的,而是需要起码十年服役经验的老资历军官和士官才可以胜任。
可在经历了那场近乎恐怖故事的“狼人杀”之后,苏联军队里不仅将帅军官大幅度匮乏,就连中、基层和士官的数量也大不如前,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几乎是飞速下降。
换句话说,苏联军队在战前已经是一个瘸腿、或者说半身不遂的状态,军队里充斥着不合格的军官,很多将军都是火箭式晋升,比如说西部特别军区司令、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此人就是典型的火箭式晋升,最后把整个西方面军都带到坑里去了。
或许苏联军队在战前真的是个强壮的巨人,但在经过一场“狼人杀”之后就成了半身不遂的脑瘫巨人,面对隔壁强壮的德国汉斯明显是会被一套组合拳打得找不到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苏联会在战争初期被打得狼狈不堪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