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人那么爱吃咖喱一刻talks
一刻talks与耳朵里的博物馆合作栏目《世界文明朋友圈》之印度文明,本期檀怀宇讲述“玄奘与印度土地上的‘金箍棒’”,唐朝的时候,玄奘大师只身到了印度,一共游历学习十九年……
檀怀宇一刻讲者
他是文化行者,知名专栏作家,走遍50多个国家的世界遗产导师。
第三期玄奘与印度土地上的“金箍棒”
把印度这25个世界遗产摆在一起,非常有意思,因为这是印度的。但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现在所说这个印度,我们和那个地方,就是喜马拉雅山以南那个地方的交流,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过了。我们的先人,比如法显,是在公元年,他带着家人,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去了那地方。后来到唐朝的时候,玄奘大师只身到了那里,一共游历学习十九年,最后学回来的。这些人对印度的极度痴迷,鼓励着他们最终到达那里。
最早我们管印度不叫印度,叫天竺,或者叫身毒,实际上发音是一样的。这个发音到现在,也不是Y打头的印度,它叫Hindu,H打头的。所以,在玄奘去完了之后,回来写了一本叫《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里第一次用了印度这个名字。所以,从那儿开始,我们就管那地方叫印度。但是后来,因为信息不对称,对那个地方还是不了解。实际上古代的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还有阿富汗、缅甸的一部分,这么广大的区域,都叫印度。
那个中间有很多年,比如说咱们在考古里边有一种玉石的雕刻工艺,就叫做痕都斯坦。痕都斯坦这个词一听就知道是拼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Hindu这我们知道了,斯坦是什么,斯坦是阿拉伯语,斯坦是所有的穆斯林人管他们的土地——穆斯林人的土地就叫斯坦,比如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勒斯坦,帕克斯坦,他就说这叫土地,他们的土地,所以痕都斯坦是一个合起来的词。当然现在没有人再提那个地区叫痕都斯坦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结构和用词的变化知道时代。
在考古学上发现的最古老的世界遗产级的考古遗址,叫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是在巴基斯坦,现在在它的范围内,据现在年的历史。国际上一般认为,产生一个文明的过程需要年的时间,所以,印度的文明在国际上公认的时间长度是年。但是现在,印度国家范围内,最古老的世界遗产是菩提伽耶,据现在年的历史。然后是桑吉大塔,然后是阿旃陀石窟,这两座世界遗产都是公元前二世纪、一世纪的。所以,公元前印度的世界遗产就这么几个,是佛教的那个时代。
在此之后,印度教兴盛,所以我们在印度能看到大批的印度教的建筑和世界遗产。比如说南印度的坦贾武尔朱罗神庙,默哈博利布勒姆,海上的象岛石窟,像这些都是纯印度教的,它的大神是梵天、毗湿奴、湿婆。所以,能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就知道,印度的时代又回到了印度教统治的时代。后来,到了公元十世纪左右,穆斯林从西边打了过来。过来以后,它创造了很多很多所谓的世界遗产。
其中有比如说在德里有一个叫顾特卜塔,这个词在印度有好多种表达方式。顾特卜塔它的英文名字叫QutbMinar,Minar就是一个杆似的,顾特卜塔底下的直径25米,这塔现在高72米,当年修到米,后来飞机失事给撞折了。所以到现在为止七十多米高,一共有五节,从上面一直到下面,雕刻着《古兰经》。
同时,在这个世界遗产区域内,有比这世界遗产更古老的文物,在这个区域里面有一根铁棍,七米多高。实际上说铁棍是对它的不尊敬,这是一根钢棍,因为在这儿已经戳了有年了,这根钢棍不生锈。形状像什么呢,形状就像金箍棒,上边是雕刻的,雕刻的梵文。
钢棍,这个钢棍上面有一头儿,特别像咱们看那动画片里金箍棒那个头。这个钢棍原来是谁都可以摸的,而且人家不生锈。但是因为现在摸的人太多了,所以现在拿栏杆给拦上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科学谜团,那就是在年前,人类用什么方式炼出钢来了,这个事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地方玄奘肯定去过,因为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着玄奘当时去过德里。作为一个旷世的旅行家,所有的世界精彩他都要看到。
另外还有一个叫金巴纳-巴瓦格特(音),那是在印度的最西边。在那儿有很多很多的建筑,这种建筑是石刻的建筑,但是雕刻的是清真寺。所以,清真寺里头什么都没有,是个空的,但是印度教的寺庙里头遍布着神像。所以印度一共到现在为止,多种宗教,他们创造的神大概有多万个。作为印度人来说,大概有这么十几个人就能分得一个神位。但是,清真寺现在也是印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一个遗址。
第四期印度的世界遗产为何是混搭风?
那么,在宗教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它也会产生一些组合的一些新的衍生的这种现象。就比如说它西边有一个世界遗产,就是在一个广泛的区域内,他们建造了好多城,有的城是粉色的,有的城是金色的,有的城是玫瑰色的。在那些地方,他们管城都叫布尔,叫乌代布尔、斋布尔,都是这种城市。所以,那一个区域也是一个世界遗产。这是公元一千年的时候。
再往后,印度国家又统一了,统一这个印度的王朝叫做莫卧儿王朝。莫卧儿王朝是印度的一个伟大的王朝,但是,他们的统治者不是印度当地人,这些统治者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从北边过来的,他们的皮肤颜色浅,身材高大。从对事物的理解上来说,跟当地人也不一样。但是莫卧儿这王朝这几百年,给印度留下了好几座世界遗产,而且都是大城。比如说咱们知道的泰姬陵,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美的建筑。什么叫最美的,就是站在这儿以后,你就知道美到头了,美到头了,就是它的那种建筑,从材料、设计、工艺,最后还有很多故事发生在里面。这一切,最后造成了一个组合起来的一个,不光是建筑,它是带着气场的。所以走进去以后,这不仅仅是一个陵墓,它也不只只是一个清真寺,它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它当然是世界遗产。
另外,还有阿格拉红堡,印度红堡,这也是印度不同时代留下的两座大城。还有一个大城,非常有意思,叫做法塔赫布尔希格里古城。这座古城是当时他们一个阿克巴大帝要迁都,迁都就觉得这儿好。因为他到那儿以后受了先人的指点,生出儿子来了,以前他没有继承人,一下子一年之后就有继承人了。于是他就觉得在这儿建都,盖了一座大城。但是呢,这座城选址没选好。
法塔赫布尔当时决定,既然生出小王子来了,就迁都到这儿。可是这地儿,没水。所以,把这大城建立在一个干涸的一个地方,这是一个不能忍受的,所以在那儿一共就待了几年,又迁都回阿格拉了。但不管怎么样,莫卧儿王朝留下了好几个世界遗产,最后还包括胡马雍陵,在德里,这都是世界遗产。
时间再往后,那就印度进入了另外一个时代了。是什么时代呢,就是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给印度带来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是,这种影响我们需要空杯去理解。比如说,从西方来的那些大船,不仅仅带来了船坚炮利,同时,它还带来了宗教。在印度有一个地方叫果阿,果阿这个地方是一个世界遗产,在它的一个小范围之内,有二三十座清真,有二三十座教堂。这个教堂里边有传教士的干尸,人当时最后殉职,最后就在这里了,现在走到那儿一样是可以看到的。
那么还有就是后来英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以后带来了现在的科技。不仅仅给印度印邮票,印钱币,而且,印度很早就有了火车。所以呢,在孟买有一个火车站叫做查特拉帕第-施瓦吉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漂亮的,真是觉得这火车站摆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是世界遗产。因为它的工艺,它的风格是印度风格再加上维多利亚风格,再加上穆斯林风格,所以三种建筑风格混合起来的一个石刻建筑的精品,当然就是世界遗产。
把印度的世界遗产摆在一起,我们就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出印度的时代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好几千年,印度基本没变样,原因我们知道,印度它有种姓。另外,印度它有食品结构。
第五期为什么印度人代代爱吃咖喱?
说起这个可能大家会更感兴趣,因为印度人吃饭不用餐具,你不用请印度人吃火锅,那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印度人吃的是咖喱。咖喱是怎么弄的呢,是每天早晨天一亮他们就开始在那儿熬咖喱,一只手拿着小刀,另一只手拿着胡萝卜或者是洋葱,或者是椰胎,椰子胎,没有案板,就在那儿,一只手在另一只手上切小方块。切完了以后底下一大锅,就在那儿熬。
关于印度人我们知道,个儿小,天气又热,天气热吃不下呀。怎么办呢,印度人爱吃点辣的,所以他食品里头有辣的。可是呢,他就一点饭,一勺饭,然后上头盖的这咖喱,就够使了,然后他就用一只手把这事就全都给干了。所以我到那儿之后,看到的景象就是,他这只手太能干了,我们拿勺能干的事,和得挺匀的,他那拿一只手就干了。而且,他这食品结构几千年不变样,他吃的东西多少年也不变样。据传说,他当时,几十年前卖的这一份咖喱,当时就五十卢比,到现在我去的时候还五十卢比,就是这样的。印度是一个不太变的国家,所以他觉得自己是一只大象,大象什么样,慢,反应迟钝。但是大象稳健,又温和,印度就是这么一个国家。
印度热,它的那个热咱们理解不了。因为咱们比如说中国人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我们讲究四季明显,四季分明。印度三个季节,雨季、旱季、热季。所以去印度选择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呢,是和咱们的反季节,就是咱们最冷的时候,当然也是它最凉快的时候,即使是到那样的时候,我去印度我是穿着T恤,穿着短裤到那儿的,但是印度人已经穿羽绒服了。而且,在火车上卖耳朵帽,就是他们觉得耳朵得拿耳朵帽得护起来才那什么,才能够保暖。这让我觉得是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但是他们看了我以后就觉得这家伙是真扛冻,可能是这样的。从食品,生活习惯上来说呢,印度和我们差异会很大,他们的房子不必要特别的坚固,因为有一个空间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够了。而且印度有那么多宗教信仰,多少年来,不管是西方来了怎么样的侵略,最终印度人信的还是印度教。所以,这年,印度人思想里边基本上没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267.html